菜花“痴虎郎”

□ 涂俊明

2020-03-24   阅读数:864   本文字数:988  

在乡下的河塘沟渠里,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种鱼群部落,人们给这类鱼起名“痴虎郎”。油菜花盛开时的它们更加肥硕,故叫做菜花“痴虎郎”,名副其实。

“痴虎郎”有多个名儿:塘鲤鱼,塘鳢、沙乌鳢、土才鱼、土憨巴、土狗公。仔细看,它们的外形还蛮漂亮的,外表呈黑褐色,带一些些黄色,腹部淡黄,体有黑色斑纹,鳍纹是淡黄色与黑色相间。

少年时候,时常能在村河小沟里见到“痴虎郎”。乡村细佬家最喜欢春暖花开的季节,奔波在菜花田金黄的海洋里,用提罾网具捉菜花“痴虎郎”。我小时候常常趁着早春难得的午后温热,挎上鱼篓子,肩扛提罾网,高高挽起裤腿,顺着阡陌田埂曲折前行,寻找油菜田畴中浅水沟里那些菜花“痴虎郎”。记得王家棚那边,有个东南塘。我每次去那边,先是悄悄寻找,只要窥视到一团浑水打窝,就知道菜花“痴虎郎”刚在此打闹嬉戏。我便会稍候观察,不一会儿便能看出水中端倪。于是张开手中的提罾,蹑手蹑脚,猫步靠近。猛地一串箭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呼啦啦”罩网过去,网口从天而降,胖头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我手脚并用抓住了。

手中提罾出水,露出菜花“痴虎郎”的背鳍。一见刺眼的阳光,贼溜溜、圆乎乎的胖家伙们立马挣扎,“啪啦啦”地在网里拼命挣扎,企图冲出网面却仍无济于事。

春日,菜花“痴虎郎”是上等的美味,油炸、糖醋、红烧、清蒸、汆汤无论是哪种做法做出来的,都能成为餐桌上的佳肴。我阿娘最拿手的是用它们来炖蛋、红烧、汆汤。就说这菜花“痴虎郎”炖蛋吧,阿娘将“痴虎郎”杀好,去内脏,再去腮,带着鳞洗干净,与打散的鸡蛋一起放进铁饭锅竹蒸架上,煮饭在下,“痴虎郎”炖蛋在上,盖好捂密,鱼、蛋、饭同柴同锅同熟。出锅后的“痴虎郎炖蛋”端上饭桌,舀上一匙品尝,鲜美滋味,直冲心脑。筷子夹上一块肉送进嘴里,入口即化,回味无穷。阿娘烹制的红烧菜花“痴虎郎”,汤汁爽口、肉嫩味鲜。其实菜花“痴虎郎”无论炖蛋、红烧,还是清蒸,都弥漫着菜花的清香,慢慢回味,嘴里似乎尽是春天独特的味道。

有时候,我逮的菜花“痴虎郎”多了,阿娘就会拿着“痴虎郎”到市场,换点小钱买东西。那时候,一斤菜花“痴虎郎”只卖两毛五。记得前段时间,我出去吃饭,点了盆红烧“痴虎郎”,居然要120元。店家说:“市场里菜花‘痴虎郎’每斤85元。”

我当时很吃惊,但想想啊,可能是这群鱼娃娃天生娇贵噻,如今不少地方的环境已经不能让它们生存了。这可谓是:沾衣欲湿菜花雨,见面难得痴虎鱼!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