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情早知道·蜡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 谈一平

2019-12-20   阅读数:1292   本文字数:856  

 

蜡梅别名然黄梅、黄梅花、腊梅。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蜡梅、柴油心蜡梅、狗绳蜡梅。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蜡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蜡梅代表着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气、独立创新。“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蜡梅破,凌雪独自开。”又代表着慈爱之心,高尚的心灵。富于慈爱,蜡梅花金黄似蜡,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比梅花开得还早。真是轻黄缀雪,冻莓含霜,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蜡梅开于寒冬,若能从花店买来几枝,插入花瓶中,供于书案上,其清香弥漫室内,会使人感到幽香彻骨,心旷神怡。或送给慈祥的长者,寓意更深远。同时还代表着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坚贞、高洁。蜡梅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名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仍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据王世懋《学圃余疏》考证,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曾写有咏黄梅的诗。后来,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一代文豪苏东坡和黄山谷,因见黄梅花似蜜蜡,遂将它命名为“蜡梅”,说它“香气似梅,类女工捻蜡所成,因谓蜡梅”。由此蜡梅名噪一时,鼎盛于京师。后来诗家在咏蜡梅诗中,常在“蜡”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如“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等。

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它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比如我市文化公园,人民广场、燕山公园、凤凰公园等城市绿地都有蜡梅的秀丽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给城市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温暖香甜的气息。在这个冷风渐起的时节,相信大家会喜欢这朴实无华、斗寒傲霜的蜡梅。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