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机帆船

□ 贺淑琴

2016-08-26   阅读数:1790   本文字数:2329  

绸缪贺家村,村子不过数百年历史,是老祖宗划着小溜子(一种狭长的船),一根扁担从扬州定居到这里的。至今村上的主要交流语言仍是苏北话,自小就被婆婆家村上人戏称为“小江北佬”,而我们却从未动气,没觉得有什么丢脸。虽然我家里随母亲说一口地道的“圩乡话”,但我也会说苏北话。

整个村庄逐水而居,我家便在临河一隅,一条人工运河从村东头自南向北贯通,往南三十里,便是溧阳城。家里有一条水泥机帆船,记忆中是可以运载六吨多货物。老爸是个干活能手,撒得了渔网,开得了机帆船。老爸开着这条船,带着我和姐姐沿河经过了很多乡镇村庄,一路上记下了赵圩里、乌荡湾、古渎里、斑竹坟头、泓口、长荡湖、竹箦桥、别桥、上黄等等地名。

“爸爸,怎么写啦?”老爸总是带着笑意地回答:“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我丫头就是爱学爱问!来,看好则,将格(这样)写!”我便在手心一遍遍写下村庄的名字,在心里记下了村庄的位置,绘制了我人生所见所闻的第一张地图。

进城采购物资是当年村上的一件大事,而进城的交通工具,便是我家的这条机帆船。“爸爸,我们还要去!我们要到城里去!”我和姐竭力央求着爸爸带上我们,老爸便和我们谈了条件,去要听话,不好闯纰漏等等,我和姐便一溜烟地钻到了船梢棚下了,心里盼望着船早一点到城。

沿途不知经过了多少座桥,每到一座桥,我和姐便兴奋起来了,“到桥了!到桥了!”我们昂着小脑袋瓜,认真地看着桥上写的字“××桥”。“爸爸,格字写则好到啧!”我总是被桥正中雕刻的字所吸引,忍不住的发出赞叹!那个钩写得真好,我也要这样写。机帆船,把我们从村口送到了一个个陌生的村庄,最后来到了城里。

到了盛夏,我便有了盼头,暑假里每天可以拿到五块的工钱,雇主就是爸妈。这也是我勤工俭学的第一份工作吧!我可以拿着工钱,上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上好多好看的书,班上的同学一定很羡慕我的这些书吧!

五块的工钱,还得从跳上机帆船开始,清晨自竹箦贩西瓜到上黄卖完瓜结束。上黄人家很该(有)钱,我爸说这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一炮打开来,就是铜钱来则列。所以,我们卖瓜总是要到富裕的周山、前化。天蒙蒙亮,划了一口泡饭,带上行装便上船了。老妈交待姐姐在家做哪些家务活,晚饭烧什么菜,我就跟着爸妈上船做生意。带着几分欢欣雀跃,三两下跳过了跳板,坐到了爸爸身边。其实,我心里打着“小九九”的,等到河道变宽变直的时候,兴许向老爸撒个娇就可以让我掌会舵,体验一下“船长”的滋味了。

一路上,我总是偷偷的伸出手,抓在驾驶柄上,铁制的柄直径在3公分左右,头上一端被磨得锃光雪亮。“爸爸,前头好开老!我来开一派,好发?”老爸也便同意了,一边放手,一边教我怎么操作,往左扳,船头就会朝右,扳的时候,要根据转弯角度来,扳的时候不能早也不能晚……我也就用心地体验了一下驾驶的感觉,尽可能做到和爸爸一样的驾轻就熟,不一会儿,手心便冒出了细汗。

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打发时间的年代,时光过得是那么的单纯和简单,我喜欢坐在船舷,翻看着一本小说故事书,双脚伸入水中。随着船的行进,洁净的河水忽高忽低的打着我的双脚,凉凉的有些痒。偶尔会有水草,我便抬起双脚,避免水草的缠绕。我是不会游水的,但却不怕水,喜欢与水这样亲昵的交流接触。偶尔,我会跑上桥头,瞭望一下光景,远处有一条深色的大马路,说是直接通到溧阳城,三卡、拖拉机、汽车偶有通过。

过了长荡湖,船停在了周山村的码头上,此时已过正午,午饭是在船上解决的,一把热水壶,一锅冷饭,一点咸菜萝卜干,开水泡着冷饭,就是我们的点心了。我在船上看着一船西瓜,爸妈担着稻篓,到岸上叫卖了,“卖西瓜哦!五角一斤,五十一担!”一般爸妈上去二十多分钟就会有人来买西瓜了。“小丫头,你还会卖西瓜哒!”“会哦!叔叔,我帮你拣好伐?保证又熟又甜!”“嗯,细佬家不会骗人,帮我拣一担!”一般十一、二只瓜就是一担了,我便跳到船舱里,用食指和中指反扣着敲打着瓜皮,“咚咚咚”“格只好的!”“格只不算好!”一会儿功夫,便帮客人挑好了一担瓜。往往在挑瓜的时候,我会让客人多带一个,心想这样便可以早点卖完这船瓜,我们也就可以早点回家了。而往往,村民也非常开心地多买几只瓜,还说“格小丫头聪明老!”这也算是我十一、二岁时,总结出来的生意经吧!

河畔柳树上的知了叫得一刻不停,估计也是被太阳晒得吃不消,发出了阵阵抗议,我也在暑假里,坐在机帆船上听着知了的叫声,数着西瓜的个数中度过。夜幕降临了,我们也该返程回家了。“要是养个伢么,可以来摇扳手咧!”爸爸总是发出不甘心的叹息,“爸爸,我来,我会的!你不相信,看好则喏。”我接过爸爸手里的三折扳手,对着孔有节奏地顺时针方向摇着,“突突突”发动起来了!“我讲格伐!我会的么。”老爸笑咪咪地说:“嗯,我丫头有用咧!”

习习的晚风,吹散了一天的炎热和疲惫,我仰望着数不清的星空,对爸妈说:“要是我们今天赚的铜钱有天上的星星这么多就好了,就发财了!”远处湖面上星星点点光忽明忽暗,小小的机帆船在宁静的夜晚里,欢快地发出“突突突”的响声。这响声伴随着机器震动的麻酥酥的感觉,是整个夏天的背景腔调,我在这个夏天里成了晒得最黑的“小黑炭”,收获了一船又一船的美好回忆……

爸爸用这条机帆船,接来了我的三个舅妈;用这条船到绸缪、古渎粮站卖了记不清趟数的稻子;用这条船在寒冬里来往丁山、张渚七八个年头,卖着一船船的甘蔗。当然,我和姐也在这船头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小丫头,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爸爸的机帆船现在已经光荣下岗,它永久性的拴在了码头边。船年久失修,被水中的杂草缠绕,船屁股早已陷入河底,船头侧身翘立,露出头上的大窟窿,仿佛年长者张开了掉光牙的嘴巴,发着听不到的声音。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这样一个伴,陪着我们经历了成长岁月中的风风雨雨。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