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四大经济’,建设崭新溧阳”系列解读之五

“向智慧经济聚合”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2016-08-26   阅读数:1392   本文字数:2558  

今年7月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向智慧经济聚合”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日前,本报记者就政策出台的目的和意义、工作方向及目标、主要内容、扶持政策等,采访了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

 

记者:政策出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负责人:遵循“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的总要求,突出溧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发展智慧经济,推进“智慧溧阳”和无线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共建共享,整合优化各种资源,进行集约化智能城市建设,培育智慧产业和产业智慧化发展,使得城市运行管理更加顺畅、智慧产业发展更具蓬勃、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公众生活更加便捷。促使溧阳的发展真正做到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宁杭经济带上重要副中心城市。

 

记者:《意见》提出了哪些工作方向及目标?

 

负责人:大致有三个工作方向:

1、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分析、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基础信息,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惠及民生及生产生活的智慧应用体系,初步建成“智慧溧阳”。

2、推动创新创造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深入推进智慧与制造、健康、休闲经济融合关联发展,推动“互联网+”“电商换市”“机器换人”等新模式、新服务和新业态加快发展。到2018年底,全市创新动力、创业活力、创富能力持续迸发,基本形成具有溧阳特色的智慧产业发展体系。

3、推动各类人才集聚。大力实施人才计划,大力吸纳创新要素,以产业集聚人才、吸引研发机构,促进智慧产业、创新人才、创业资源等高端要素集聚,倍增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到2018年底,凭借产业集聚人才成为溧阳新的品牌,初步形成由专业技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组成的层次结构较为合理的智慧人才梯队。

 

记者:《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负责人:《意见》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智慧经济发展总要求,明确了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把人的智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创造发展、推动各类人才集聚三方面形成突破。

第二部分结合溧阳实际,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内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共21项重点工作:

1、信息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网络建设、三网融合以及智慧溧阳大数据库建设,夯实软、硬件基础,为我市智慧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平台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整合、创意设计街区等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平台载体建设,为大众提供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3、推进智慧应用。通过智慧政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民生类应用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的效率,为百姓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民生服务。

4、发展智慧产业。通过推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拓展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智慧旅游和智慧物流等措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5、集聚智慧人才。大力实施英才计划,通过高端人才、研究机构引进与多元培育体系完善,推动智慧人才集聚,倍增区域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各镇(区)、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相关政策保障,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健全统计考核体系,从多方面确保《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充分发挥预期作用。

 

记者:《意见》涉及哪些扶持政策?

 

负责人:《意见》涉及具体扶持政策共计9条,从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发展方向着手,积极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发展。

1、加快云计算中心建设。通过云计算中心的区位优势,吸引一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落户溧阳,带动我市信息产业发展。根据落户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可适当给予云资源租赁或其他优惠补贴。具体的云计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也将制定出台。

2、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对当年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的企业奖励20万元;对当年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单位奖励30万元;被国家、省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试点企业贯标验收通过之后再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对入驻我市“企业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给予每年50%服务费用的补贴,每企每年最高2万元。

3、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当年被认定的“双软”(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三年内,对新引进的软件服务企业,根据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给予奖励。

4、拓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村和农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支持镇(区)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具体奖励标准参照《溧阳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计划纲要(2016-2018)》执行。

5、鼓励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土地、税收、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扶持。成功创建全国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成功创建省商贸物流示范企业(商贸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类、智慧物流配送类)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

6、助推智慧农业发展。争取省、市级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示范项目,经评定,每个示范基地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年评定3-5家;重点扶持农业综合性产业园区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物联网应用软、硬件投入达到100万元及以上,在行业内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经省级专家组评定后,按其软、硬件投入的50%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上限100万元。

7、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制定智慧经济人才引进目录和引进标准,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户籍迁移、社会保障等给予支持。具体政策参照《关于实施“天目湖英才榜”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执行。

8、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开展本科、大专以及国际院校创建与引进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具体政策“一事一议”。

9、鼓励引进研究机构。围绕“四大经济”发展,积极引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总部等研发机构。具体奖励政策参照《溧阳市科技奖励(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记者:政策将如何兑现?

 

负责人: 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每年年底组织申报,申报通知1月份下发,各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申报要求统一向所在镇区提交申报材料,镇区初审后报市经信局、财政局审核,市经信局、财政局根据申报材料、第三方审计和现场核查情况进行校对,确认无误后请示市政府拨付奖补资金。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