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祖芳
那天午后,我坐公交车外出。公交车驶出三站路后,有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漂亮的男孩上了车。他们坐在我的前面。男孩看起来大概读幼儿园大班或者是小学一年级,比较好动,一路上和他妈妈聊个不停。车子驶入市区后,乘客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只能站着了。
这时我看到前座的妈妈侧着脸,低声说着什么,感觉应该是在跟孩子商量。是的,我听到妈妈说:“你坐在我的腿上。”孩子转过头看了看站在他妈妈旁边的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马上转过脸,低着头,是在拒绝让座。这时发生的一幕出乎意料:年轻妈妈自己站了起来,让那位站着的妇女坐下来。一开始那位妇女并没有接受。后来在年轻妈妈的再三说明下才坐下来。这时候,小男孩也站了起来,靠在他妈妈的身旁。
大家向这对母子投去赞赏的目光。那位妇女感激地说道:“位置让给了我,你们没位置了,要站着了。”年轻妈妈说道:“没关系,我们马上下车了。”接着,年轻妈妈说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暗暗佩服:“其实他一开始就想让座的,就是不好意思。”这位妈妈真是聪明。小男孩的脸微微有些红,给了他妈妈一个特别的眼神。
事实上,这对母子整整站了六站路才下车。不得不说,这位妈妈是有心的妈妈,知道抓住契机引导孩子,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哪怕在车厢里。这位妈妈还是有智慧的妈妈,从言传到身教,让孩子懂得乘车的文明,懂得尊老爱老。在大家的注视下,撒了个善意的谎,说是孩子想让座的,远比责备、呵斥来得有用: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孩子指明了方向。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试着那样去赞美他。
看着这对母子,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乘车上班的途中,几乎每天都会遇见一对祖孙,孩子也是刚上一年级。当爷爷把书包背上车时,那个孩子窜进车内,有时候踩在椅子上走来走去,有时候吊着车厢内的扶手荡秋千,跟小猴子一般。他的爷爷视若不见。我实在看不下去,对孩子说,椅子踩脏了不好,吊扶手很危险,万一刹车牙齿会磕掉的。孩子稍微收敛一些。等到第二天他又重复着昨天的动作,他的爷爷还是一声不吭,未加制止。我心想:这孩子读书不会有什么名堂!后来凑巧的是,几年后孩子到了我的班上,已经长得很胖了,果然是一个很偷懒的孩子,作业几乎不做,跑步也跑不动。孩子是小苗,需要培植。孩子变成这样,跟家庭教育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确实,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就看家长是否有心,是否重视。车厢内这个课堂,家长真不能小觑。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