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宁) 路面宽敞干净、车辆整齐停放、居民欢声笑语……近日,走进溧城街道五里亭社区世纪名城小区,一派和谐善治的景象。谁又能想到,近几年这里道路破损、车位紧张、管理混乱,居民颇有意见。
世纪名城小区的转变,得益于溧城街道“三事三治”创新处理机制的推出。
2023年11月,溧城街道在商业住宅小区、拆迁安置小区、老旧小区中挑选出矛盾问题较多、民生呼吁较大、代表性较强的8个小区作为基层治理试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路径。街道将居民自身相关的事项界定为“家事”,将居民之间的共同事务、业委会和物业企业的共同事务界定为“共事”,将涉及市级、街道化解的事项界定为“公事”,通过“三步议事法”,由网格睦邻会、社区评议会、街道联席会分类分级处理。同时,成立溧城街道社区基层治理创新试点工作专班,选派了一批优秀社工和溧阳国投集团交流人员到各试点小区,根据前期问卷调查和社情民意摸排,共梳理出安全隐患防治、停车难缓解、基础设施完善、大环境整治等四大类问题,并坚持问题导向,助力基层自治的推进。
世纪名城小区交付于2013年,总户数1193户,常住人口2900余人。由于之前小区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业主对物业公司存在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小区路面破损坑槽、地下停车场长期被大量“僵尸车”占位……这些问题一度成为居民的痛点和堵点。
小区内部主道路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路面沥青随着时间流逝以及车辆长期碾压,由一开始的小范围破裂,逐渐变成近年来的大面积破损坑槽。小区居民反映,由于主干道雨天积水,已导致多起居民摔伤和骑电瓶车碰撞的安全事故,偶尔汽车驶过积水还会溅到行人,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小区环境。因此,早日修缮道路成了小区居民的共同心愿。
应小区居民呼声,溧城街道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深入了解、核实情况,经过现场调研评估,召开了街道联席会议,会同五里亭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同商共议,合力谋划小区道路维修方案。
方案有了,小区的专项维修基金无法承担巨额的修路费用,筹集修路资金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溧城街道相关负责人多次协调,最终商议决定由多方出资,通过小区居民募捐一部分、维修基金启用一部分、物业企业保障一部分,合力“众筹”资金。此后,该小区不断有热心居民积极捐款,最终累计收到捐款111笔,共计585192元。此举充分发挥了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体现了基层治理“自治”本色。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经两个多月,小区道路修缮一新,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居民俞女士乐呵呵地说:“路面修复后变得很平整,下雨天不担心会踩到水坑,老人推轮椅也方便了。政府响应民声速度快,解决问题成效高,很感谢街道党工委、居委会、物业企业和热心居民,他们一起为我们办了实事。”
世纪名城地下停车场“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居民苦不堪言。在溧城街道的统筹指导下,五里亭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世纪名城业委会、团城物业共同发力,开展“僵尸车”清理工作。
清理工作开始前,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巡查等方式,对小区内“僵尸车”开展拉网式排查,对车身残损、部件缺失、长期停放且无人管理的“僵尸车”进行登记,通过线上宣传、张贴发放通知单等形式发布整治通告,让车主本人知晓,最大限度引导居民自行处理,并对无人认领的车辆制定相应的清理方案。今年3月1日至3月4日,小区内共清理“僵尸车”78辆。通过此次“僵尸车”集中整治活动,提升了小区公共空间利用率,消除了小区内的安全隐患,为打造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自小区基层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收集“家事”70件、“共事”23件、“公事”8件,成功解决各类民生事项93项,完成率达92%,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如今,共建共治共享的世纪名城和谐美丽,居民群众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见证了“名城共治”的温度与情怀。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