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五月正清香

□ 黄和福

2023-05-10   阅读数:674   本文字数:756  

我生活的村庄在长荡湖东隅,有湖有堤更有芦,五月,湖堤畔的芦叶开始茂盛了。

“采粽叶啰!”不知哪个村民充当了今年的吹哨人。于是,大家闻风而动,三个成群四个结伴,戴着凉帽夹着蛇皮袋子,闲聊着家常向村西三里路外的湖堤走去。

湖水轻轻地拍打着蜿蜒曲折的湖堤,浩淼的湖面碧波荡漾,阵阵凉风迎面吹来;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水天一色如梦如幻;各色水鸟戏嬉在草间,和谐共乐如影随形。

那一人多高的青翠芦苇,东一簇西一簇若即若离布满了湖堤畔,随风摇曳,哗哗作响,送来阵阵清香。随手轻轻摘下一张芦叶,一撕一卷便成了一支芦笛,衔在唇边顿觉清香四溢,轻轻一吹,笛声悠扬,那声音从湖面划过,又腾空而起,跃到了云间。

一根芦披挂着十几张叶子,能裹粽子的也就顶端的那四五张,而且也不是每根芦的叶子都能派上用场,要采到合适的芦叶全凭经验和眼尖手快了:符合标准的芦叶大多长在粗壮高大的芦苇上,看准后要踮起脚伸着脖子把芦秆拉成弓形才够到采摘。采摘芦叶也得用巧劲,如果随便用力一摘,其根部容易裂开,好不容易看中的一张芦叶就这样报废了,实属可惜。所以采摘时要尽量握在芦叶的根部,干脆利索地一扽,倘若没使上巧劲,采下的芦叶便会带着“把”,俗称“雄粽叶”,后续包粽子时要摘了或剪了的。

采芦叶遇到微风轻吹的天气最理想。风大时,芦苇前倾后倒,芦叶左摆右摇,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风小时,人钻在芦苇丛中又闷又热,汗水淋淋地仰颈望天,白花花的太阳光从芦缝间直泻而下,让人头昏眼花。

采芦叶和采茶叶很相似,看上去是件挺浪漫的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确是一件苦差事。半天下来,腿酸肩累,眼花颈僵,这正又中了那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要想把生活过成诗,就得学会像诗一样去生活。采粽叶是圩区人的传统习惯,就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然这样,辛苦的采摘也可成为一首诗了。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