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万企连万村,共走振兴路”的战略部署后,溧阳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的美丽乡村建设,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积极作为,帮扶联村对象——位于茅山老区南渡镇的庆丰村。
始创于1967年的上上集团在董事长丁山华的带领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到全球绝缘线缆企业规模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的龙头企业,先后获得“工业企业排头兵”,工业界“奥斯卡”——“中国工业大奖”等众多荣誉,成为老区科技企业自立自强的典范和标杆。2019年以来,上上集团联村联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丁山华情系老区、奉献老区,为庆丰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庆丰村广大干群群策群力,唱响“大地赞歌”。庆丰村不仅是“苏南第一方”(稻麦第一样板方、油菜花展第一样板方),而且是集红色旅游、孝子文化、粮油产业化、美丽乡村建设高水平小康村的典型代表。上上集团的科技创新铸就“中国第一”和联村联心“亮点纷呈”的先进模范事迹被党和人民所称道,载入了溧阳的发展史册。
一、创新创业 攻关突破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丁山华始终秉承的理念。为此,他在上上集团提出了“精、专、特、外”的科技创新战略目标。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丁山华险中出奇,投资23亿元新建厂区,这在中国电缆行业里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多年来,上上与上海交大、哈工大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与上海电缆研究所、核二院、728院、中广核等十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创造了产学研的长效共赢新模式。通过联合创新,上上集团先后建立了8个可靠性实验室、10个材料研发分析实验室,3个工艺工装研究室,为技术创新搭建了高起点的研发平台。同时,瞄准国际前沿技术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抢占电缆技术制高点。目前,上上集团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30多项,承担多项国家863、火炬计划,拥有国家专利180多项,30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研发能力逐步从跟随者走向引领者。
早在20多年前,丁山华就开始瞄准被国内视为“烫手山芋”的核电领域,他带领上上科研团队力挑“核电缆研发”重担,1998年成功研制1E级K3类核电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成功研制1E级K1类核电缆,填补国内空白。两代核电缆相继问世后,上上又立即启动了三代核电缆技术研究。2013年4月,企业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寿命由40年提高到60年)成果交付,填补了世界核电缆领域的空白,推动了我国核电缆国产化进程。目前,上上集团已成功介入四代核电建设,国内在建的、运行的核电站几乎都有上上电缆,上上核电缆研发制造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
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上上集团四大厂区、四大特色,一年销售300亿元、纳税10亿元的目标规模已经形成,赢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丁山华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上上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联村联心 亮点纷呈
除了专注研发产品,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上上集团还不忘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万企连万村、共走振兴路”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帮扶任务。
2019年,上上与南渡镇庆丰村结对。在这之前,庆丰村一直是个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超过50万元。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上上集团联村联心,丁山华深入该村调查研究,提出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基础上,通过“稻田认养”的合作形式,实现共赢。上上投资60万元,帮助庆丰村建起18亩特供蔬菜园,以高于市场2元的价格收购“庆丰牌”优质大米,供应有着3000多名员工用餐的企业集体食堂。
今年62岁的许洪娣是土生土长的庆丰人,家里有十几亩田,过去一直是“靠天吃饭”。如今,她把自家的土地按照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里,一年光租金就有8000多元,她自己还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内打工,一天收入有100多元。“这样就有两份收入。和之前只种地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许洪娣乐呵呵地说。
除了“稻田认养”模式,上上集团还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村委和村民,出资100万元捐建稻花香精品剧场,助力庆丰村打造“苏南第一方”,唱响“大地赞歌”。“自中国·溧阳四美丰收节活动结束后,好多单位都主动找到我们,租用稻花香精品剧场用作露营基地,开展团队活动,为我们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入。”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洪骥说道。
庆丰村民陆伟华2008年在西安打工时摔伤颈椎,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仅靠母亲开的小店维持生计,他还有个16岁的女儿在常州卫校读书。得知情况后,上上集团立即为陆伟华一家捐赠爱心款5000元,后一直资助陆伟华的女儿,直至其完成学业,进入医院工作。
在“挂、联、帮”工程中,上上主动作为,通过一系列惠民措施,每年帮助庆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300多万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我市交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南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庆丰村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建成了高水平的小康村,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富裕了,干群关系密切了,“苏南第一方”的品牌打响了,每年10月16日—18日的庆丰稻田音乐节和丰收节,得到了《新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省级、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三、不忘初心 爱心奉献
除了在“挂、联、帮”工程积极作为,上上还情系老区标兵,是“对内有温度,对外有责任”,促进共同富裕的标兵。秉承“做强企业、回报社会”的理念,丁山华携领上上集团积极履行着对社会的责任。
1998年,丁山华接手电缆厂(上上集团前身)进入第15个年头。一天,当时的民政局局长给丁山华打来电话,请求他伸出援手,帮助解决民政局下属的两个福利企业近200名残疾人职工就业问题。而在当时,电缆厂刚刚上马中压电缆生产线,正瞄准核电缆的研制开发负重前行,一下子安置那么多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还是没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人,但丁山华还是把这个难事揽了下来。他说,企业是政府的,为困难群众分忧解难是分内的事。这项工作跨越了企业改制的年份,前后历经5年。丁山华坚持分步实施,最终做到了“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合适的工作,同工同酬;没劳动能力的妥善安置,养老送终。”受此影响,陆续有残疾人应聘进入上上集团,他们工作积极性很高,月工资不少于5000元,五金一险俱全,像2005年进低压分厂的聋哑人杨国裕,目前月收入上万元。
近年来,上上集团分别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向汶川地震灾区一次性捐款200万元,为第十七届省运会资助100万元。丁山华认为,“百年大计、重在教育”,他高度关注地方教育,陆续向溧阳永和小学、竹箦小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学校捐资捐物,助学助困。2017年,丁山华再次向市教育局捐资1000万元,设立“上上励志助学金”,资助家乡贫困学生。2019年,又设立“员工子女录取高校奖励金”,对本企业员工子女考上大学的给予奖励。近五年来,上上集团各类捐款、捐物累计达5000多万元。
50年栉风沐雨,上上坚守主业、实业实干。展望未来,上上将继续实施“精、专、特、外”发展战略,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高度,坚持“改革、创新、争先”,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为老区经济社会全面振兴腾飞增光添彩,朝着引领全球电缆制造业的更高目标不断迈进!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