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宁) “在天目湖畔的观山北麓,郁郁葱葱的山丘之中,隐藏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土台。一方小小的土丘,有何独特的意义?这方土台的主人究竟是谁?他到此读书抚琴,又留下怎样的故事与节操呢?”4月7日,由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溧阳市委宣传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出品的《今古话溧阳》第一集《焦尾留音读书台》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今古话溧阳》系列节目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价值”为主题,通过讲述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成就的“溧阳故事”,运用说古论今的形式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映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溧阳借助央媒,面向全国展现溧阳文化的标杆性节目。
节目共三集,分别为《焦尾留音读书台》《向来泪染手缝衣》《义女振穷溧水湾》,每集40分钟,讲述了东汉蔡邕裁制焦尾琴的“明慧”、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慈孝”、史贞女舍命相救伍子胥的“信义”等文化主题,4月7日-4月9日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午间12点档连续播出。
每档节目里都有环环相扣的四大版块,分别是:“讲古”“鉴古”“说今”“论今”。其中“讲古”“鉴古”分别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经典文物诠释城市精神;“说今”体现了古老文化与城市精神在当代的延续;“论今”则将溧阳的城市精神放大到全国的视野,点染主题,达到可看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主讲人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彭玉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锡,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凯,苏州大学近代文哲所特聘研究员余嘉,溧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钱栋,南京师范大学特邀研究员邓超,溧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胡星。
《今古话溧阳》节目从筹备到播出历时半年,由溧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把关、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策划创意、溧阳市融媒体中心协助拍摄制作。2020年8月,节目启动,经过“确定分集主题”“对接主讲人”“约稿、改稿、定稿”“试镜”和“录制”五个阶段。节目旨在深度解读溧阳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溧阳城市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播紧密融合,为全国观众打造出一档极具溧阳魅力、生动、高质量的“思政大课”。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认识、了解、走进溧阳。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