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萍) 4月7日上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总结回顾“十三五”人才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信心,不断深化“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探索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为溧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市领导徐华勤、张顺、吴寅、周晟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华勤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期间全市人才工作成效。他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党管人才提升引领力,凭改革创新提升创造力,借产才融合提升驱动力,用工程牵引提升集聚力,靠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把人才工作放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统一部署和推进,狠抓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推动人才链向创新链延伸,赋能产业链突破。
就做好今年人才工作,徐华勤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以体制创新破题,打开“人才强市”新局面。要强化党的领导,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各镇(区、街道)、部门主要领导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在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中打通人才流动、使用等各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强化开放理念,打造“全梯队”人才队伍,依托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深入实施长三角顶尖人才引育行动,主动承接沪宁杭等城市溢出型优质人才,并着重招引和培养一批教育、卫生、乡土、文旅等方面人才。要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工引匠”,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为争创“五个新示范,绿色现代化”提供不竭动能。
二要以才智聚合承题,展现“凭才兴业”新气象。要不断挖掘“闯”的基因,打破人才工作中的“县级市思维”,打造助力绿色现代化的海内外尖端人才高地。要全面用好“新”的底色,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重庆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东南大学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瞄准四大主导产业,深度挖掘人才和项目,借助“众创空间+孵化器+创新园区”搭建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要充分展示“青”的力量,在“聚溧计划”“青蓝工程”的实施中积极展现绿色溧阳的“青和力”,重点瞄准溧阳籍青年英才集聚的城市及高校,用好“人才联络站”开展精准招聘,吸引人才返乡;加快推进青年驿站、人才公寓建设,依托南航天目湖校区深化双向合作机制,提高毕业生留溧率;聚焦“企二代”“创一代”,积极选树领军人物,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人才队伍。
三要以生态创新解题,打造“才汇栗里”新样板。要在引才聚才上下苦功,推动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项目落地。要在选才爱才里显真招,完善人才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凸显评价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要在靶向服务后出实效,以人才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制定第三轮“天目湖英才榜”行动计划,加大力度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亲属安置、医疗保障等支持;持续优化“互联网+”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工作基础信息平台,探索人才绿卡电子化;全面加强金融产品推广力度,着力解决“首投”“首贷”“首台”问题,铺设人才企业成长“高速路”。
会议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寅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溧阳市“十四五”人才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江苏省中关村高新区、埭头镇、科技局、人社局、卫健局分别作交流发言。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