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学习张桂梅事迹有感

□ 王祖芳

2021-02-23   阅读数:1638   本文字数:1153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妇,头发稀疏,脸上满是皱纹,神情憔悴,穿着普通甚至有些寒酸,乍一看,让人心疼。人们无论如何想不到她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2020年,教育部授予其“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她,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张桂梅校长。

 

大爱情怀可贵

与丽江这所学校结缘,是因为一场变故,在丈夫生病去世后,张桂梅便主动请缨从热闹的大理调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张桂梅发现“很多女孩子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纪就嫁人了”,她心痛不已,更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奇迹般地诞生在中国西南的边陲地区。

如今,大山里有1645个女孩子,终于走出大山,考上大学,走向社会,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张桂梅校长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本可以不去那穷乡僻壤,也可以远离艰难困苦的她,将自己的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的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中,她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信念的支撑方能有强有力的行动,而这信念是来自于内心的大爱。这样的人,对别人无私奉献,对社会有价值,谁会不赞她、敬她?

 

生命顽强如梅

张桂梅校长无儿无女,中年丧夫,这些打击足以打垮很多人,可张桂梅没有被击垮。厄运并没有善罢甘休,多种疾病接踵而至,光癌症病她就得了四种,另外还有肺气肿、小脑萎缩等十几种疾病,普通人简直没法面对,而她不但视疾病于无睹,还继续她的事业:致力于山区教育工作,努力改变了山区三代人的命运。

张桂梅校长不仅在与疾病抗争中表现出非凡的毅力,面对工作瓶颈期,她也是迎难而上,做着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她坚持自己的红色信仰,每天带领学校的六名党员高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冰心向阳开……”以此来鼓舞士气。这歌是在赞颂梅花,实际上这歌词正是张校长的写照。

学校质量提不上,“请进来”的办法行不通,那么就“走出去”;她治理学校,管人更管“心”……一个柔弱多病的身躯扛起一所学校,从建到兴,从创办到自成特色,经历的困难不言而喻。面对意志如钢的大写的人,困难也望而却步!

梳理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我内心无比感慨,她无愧于这些称号,无愧于别人,无愧于社会,唯一有愧的就是自己。

张桂梅校长,是教师的标杆,女中的豪杰,时代的楷模。她创办的女高模式没法复制,我们只能学习其中的精神;她,品行高贵,高山仰止。

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和张桂梅校长比,相差太远。她,是竖立在众人面前的一座不可翻越的高峰!仰望这座“高峰”,我想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以她为榜样,以此精神为前行的动力!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