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近年来,我市驻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联络组积极创新模式,多层次拓展就业渠道,打造了“线上+线下+就业”的劳务协作新平台,帮助汉阴当地劳动力,尤其是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云端招聘助力就业无忧
溧阳千里马人力资源公司本是我市一家人力资源企业,为了帮助更多的汉阴群众“走出去”,为他们外出务工提供便利,我市驻汉阴县联络组邀请该公司在汉阴设立分公司,联合当地聚德、聚才等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搭建人力资源服务超市。
今年上半年,安康市首家苏陕劳务合作人力资源服务超市在汉阴县聚德人力资源公司,顺利完成首次远程视频招聘面试工作。应聘人员通过视频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岗位要求。溧阳千里马一方面仔细登记,一方面及时收集江苏优质诚信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求供双方要求比对,筛选适合的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对接。
“线上招聘”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既避免千里奔波,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多方成本,实现多赢。汉阴人力资源服务超市负责人王小凤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接力度,依托人力资源服务超市,筛选出更适合的求职者,通过云端招聘无忧就业。”
探索“企业+职教+就业”的
技工就业新路径
针对汉阴县许多青年不愿意出远门学技术,或担心学了技术仍无法就业这一现状,我市驻汉阴县联络组牵线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汉阴县职教中心合作,探索跨区域校企合作,依托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举办面向社会的电工班、焊工班等,培训合格者由苏华集团保底就业。
今年8月,苏华总经理宋健一行前往汉阴考察交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同时对接在汉阴县职教中心建立“溧汉职业技能培训班”合作事宜。宋健表示,公司将从培训师资及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学员培训考核合格后,公司将优先录用,为他们就业提供保证。
据悉,培训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同时优先以电工班、焊工班为主,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到其他职业技术培训合作领域,全面带动汉阴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批48人电工班培训已经结业,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第二批焊工班计划于明年初开班。
打造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
我市驻汉阴县联络组协助当地残联争取苏陕扶贫协作帮扶资金10万元,将陕西省花西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创建成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
据了解,该公司由农产品加工、中蜂养殖及培训、劳务输出三大模块组成,采取“公司+技术服务及培训+合作社(或农户)+互联网销售+劳务输出”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方面向1000余户农民提供蜂种、蜂箱及其他附属蜂具,同时提供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以及防治天敌害、防病疫等技术指导,带动120余名残疾人养殖中蜂,年实现增收1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以合同形式市场价保底收购纯蜂蜜产品,以保障合作社残疾人的收益无忧。此外,还安置贫困残疾人就业6人,年稳定增收4万元以上。
建平台、送培训、送岗位、谋发展……这条将两地串联起来的劳务协作通道,实现了“致富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是溧汉守望相助、共享共赢的生动见证。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