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和霍金

□ 菜丛

2018-04-18   阅读数:1150   本文字数:1005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有个角色叫作骡,是个突变变种,却拥有强大的意志和心灵控制力,他是全宇宙的征服者之一,却不愿控制他心爱的女子,最后也毁灭于这名女子之手。自由意志和爱,这是阿西莫夫对爱的定义。

我读《基地三部曲》,常常联想起史蒂芬·霍金。阿西莫夫说的是接近唯物论的心理史学,讽刺的是在可预测的历史中,往往是突变者改变了历史的箭头,所以许多评论者说,阿西莫夫的骡其实脱胎自拿破仑。在霍金最著名的那本《时间简史》里,也总是天外飞来一笔的正色说道,时间的箭头是向前的,不可确定的,时间如果一直往前射过去,最后也会跟阿西莫夫相遇,膨胀的宇宙其实一点也不可靠。

但是,骡只是阿西莫夫自己的想象,他造出可预言万年的心理史学,又急着创造骡这个角色来推翻这套系统的稳定性,这是作家给自己开的玩笑,像美食家肚中的胃酸发作,演讲者突然失去了声音。阿西莫夫生前说,他最自豪的是写出了他所有的灵感,但是,他并没有完成最后一部小说。

像是,霍金主张宇宙中存在吸光所有时间和空间、重量和质量的黑洞,所以书写和想象都接近不可能,我们只能在早年迪斯尼的科幻片见到笨拙的机器人独自穿越黑洞,但佛说不可说,机器人不语,“请问我能不能退票?”安静的霍金躺在轮椅上,心思如电光流转。

阿西莫夫说的是:“假如我的医生告诉我,我只剩六分钟可活,我不会忧伤,我会把字打的快一点。”霍金说的是:“黑洞其实也没有那么黑。”将来,我们这群还活着的读者,还是得想办法跟上他们打字和沉默思考的速度。

人类的追寻一定仍会继续下去,生前,各自用他们的文字和逻辑追寻“万物论”—— 一个企图包含宇宙万物的定律。科学家从没有放弃过此项徒劳无功的追寻。但是,星河浩瀚,终于有连舒伯特也沉默的时刻。最后的万物论,应该是雷电击落的一张空白石碑。

我常在想,在阿西莫夫想象的宇宙史里,骡为什么不愿意控制他所爱的女子的心智?难道,过于庞大的心智却也倾向孤独,“整个宇宙找不到真心爱我的人”这个想法,连阿西莫夫也停下他的打字机,在纽约的阁楼上如此愁思着。想要有一个人动用他的自由意志来爱我,这个欲望如此强烈,让骡走向了毁灭,在印度神话里,相生相克是神的本质,也是宇宙诞生的原理。

我喜欢一句话:“过程即实在,浩灭变化,过程即是宇宙常态。”现在,随着阿西莫夫和霍金的各自离去,我在自己小小书房的电脑键盘前承受无时无刻的生灭变化,感谢这两位大师,曾经把一个平行宇宙,用一条绳子,拖到我的面前。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