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泉平 孙丹) 4月17日一大早,在戴埠镇龙潭村,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纷纷带上工具上山挖笋,妇女们将一只只硕大的毛笋装袋运回家,然后剥壳煮熟、切片晒干。到10点钟左右,农户门前的场院和屋顶上都晒满了笋,成为一道特殊的山村风景。
“以前山里人家都舍不得挖笋,要卖竹子。但近年来,竹子销路不好,就多开始挖笋了。”山区管理员陈师傅告诉记者,今年是南山区毛竹山的产笋大年,清明节过后,气温上升,竹笋进入快速生长期。当地村民家家户户每天都会上山挖笋,趁着晴朗天气晒笋干。
“我们村离南山竹海很近,如今路好了,环境变美了,前来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为我们山里人也带来了财路。”一位正忙着晾晒笋干的村民笑着说,“一斤笋干可以卖50元左右,黄芽头嫩笋干卖的价钱还要高。一个笋期,每户人家大概能晒制500公斤笋干,收入可达五六万元左右。”
村民说的那条路就是“1号公路”。2017年,我市按照“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标准,聚焦“自在驾行,畅游溧阳”主题,新建、提档“四好农村路”和特色旅游公路,以“三山两湖”为中心,成功打造了全长350公里的“1号公路”。这条美丽平坦的旅游公路不但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沿途旅游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带来了良机。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