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麻雀浩劫

□ 张晨镛

2018-01-31   阅读数:1153   本文字数:964  

麻雀,这种五脏俱全的小生灵活泼可爱,讨人喜欢,正如最近溧阳籍作家红灯花写的文章《我想做只麻雀》所言,他羡慕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自由自在。羡慕麻雀团结友爱,衣食无忧。屠格涅夫笔下那只舍身救儿的老麻雀更是感动了几代人。

然而麻雀,这种弱小的鸟儿,常常遭到人类的伤害。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记录了在雪地里支起一面竹筛捕捉麻雀的过程。但是这种伤害对于麻雀的族群来说是有限的。有史以来对麻雀唯一的大规模,有组织地围剿是60年前的“除四害”运动。

1955年的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十七条》,把麻雀、老鼠、苍蝇、蚊子一起列为“四害”。同时报纸还发表了消灭麻雀的社论,郭沫若先生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咒麻雀》,麻雀的噩梦开始了。

1958年4月,北京市300万人齐动员,布下天罗地网,至下午10时,消灭麻雀8万多只。此消息一经报道,消灭麻雀就成为一项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麻雀的浩劫来临了。

我记得“除四害”动员会那天,全县各地锣鼓喧天,鞭炮阵阵,伴随着枪声轰响(那时候还没有禁止火药枪),各单位以及居民、学生,从白发苍苍老人至几岁孩童,工农商学兵齐出动,纷纷爬上高大建筑物、屋顶、大树,摇旗呐喊,敲打铜锣、铜盆、铁桶、搪瓷器皿……声音响彻云霄。在人类强大的攻势下,麻雀成了惊弓之鸟,无处藏身,累得纷纷落地。除累死外,毒米、火枪、弹弓、掏窝……多种手段齐上阵,麻雀这种弱小生灵在劫难逃。工矿企业、单位、学校,把消灭的麻雀尸体扎成一串串挑在竹竿上,显摆本单位的光辉业绩。

学校也及时发动师生开展除四害运动,大力表彰除四害积极分子。当时,小学生有一首流行歌曲: “小弹弓,拿手中,少先队员齐出动,出没在树林里,出没在晚霞中……”。有一个洪姓同学,虽然学生成绩平平,却有着好眼力,弹弓打麻雀几乎弹无虚发,荣获“除四害积极分子”光荣称号,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被表扬。街道居委会和中小学校每星期要统计消灭麻雀老鼠的数量上报,以麻雀的爪子、老鼠的尾巴数量为评功的依据。有同学实在无法完成任务,于是投机取巧,用黄雀爪子冒充麻雀爪子,居然还能蒙混过关。我哥哥的一个同学,在北门城墙边上发现了一个坑,里面有一包别人上交计数以后,埋掉的麻雀爪子和老鼠尾巴,如获至宝,分给一些要好的同学上交凑数,他们都被评为除四害积极分子,获得了表彰。

60年前折腾麻雀又折腾人的除四害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