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

□ 王英磊

2016-06-01   阅读数:2250   本文字数:2156  

嘉庆溧阳县志中的燕山手绘图。

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凝结了一代代溧阳人的生命记忆。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血脉,承载着很多民众浓浓的记忆。很多城市老地名的消失,更多的原因在于缺乏历史文化审美,缺少保护老地名的文化责任感和长远眼光。曾经有一位台湾老先生对某地民政部门说过:“你们经济发展好,建设也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溧阳老地名”专栏旨在挖掘、整理包括村镇街巷、山川桥梁、园林古刹等地名文化,让一个个老地名把根留住,让一缕缕动人心扉的乡愁长存民众心间。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互动,来稿请寄tmhzhanggu@126.com。

燕山何时有,无意考证。

清嘉庆县志上这样描述:燕山,在县治西南八里处。山南有附马岕。同时,还有一幅芜湖汪鸿的绘图,落款叙述:“燕山在城南,金地藏尝得脚至此,七月香烟之盛亚于九华。松竹宝坊,钟鱼清梵,王子所经,化城斯占。”金地藏,即金乔觉,古新罗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唐朝时期,24岁的他西渡来到中国,刚开始抵达的是江南,卸舟登陆,经过南陵等地上九华,最终在九华山出家,成为了地藏王菩萨。后来,他的二弟子道明和尚,几年间踏遍江南的山山水水,最后看中溧阳瓦屋山这块秀山宝地,披荆斩棘,结茅为庐,苦度苦修了五十四个春秋,建成寺庙“宝藏禅寺”,人称“小九华”。根据记载,结合后来发生的事,我以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金乔觉到了九华山后,念念不忘他曾歇脚的燕山,于是在二弟子道明和尚下山之前,指点他说,你去江南那个地方找一下,有座山,山顶是平的,像只燕子,那里可是个修行的好去处,如何如何描述了一通。于是道明下山后,一边云游一边按师父所嘱寻找燕山,古时候没有照片没有卫星图,所以道明也不知道哪一座山是燕山,于是一寻寻到了瓦屋山。看了又看,跟师父所说的差不多,平平的山顶延伸数里,是个修行好去处,于是就在瓦屋山建成了“宝藏禅寺”。只是,他搞错了师父所指的地方。

燕山的佛寺发展,除了唐朝的金乔觉时期,在明朝以后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寺庙,叫圣寿寺。据彭泽《圣寿寺碑记》上记载,僧人慈照万历年间开始留居此处。到了顺治十七年,信奉佛教、捐献财物的人们敦请了一位也叫道明的和尚创建了圣寿寺,兴筑大殿,供奉地藏菩萨。康熙九年,僧人屏山继续兴建,斋堂厨房于是齐备。除了寺庙,还有庵堂,如云鹤庵。

自古以来,帝王建都,诸候封地,必定要评估地脉旺虚,而后卜居。直到今天,考究风水的一些人,买房前也必定会看一下房子的方位、地形以及阴阳相背。诗曰:“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周颂》上也说:“天作高山,太王荒之。”意思就是这个。当时溧阳是一个小县,然而高处是山,低处是水。西北部水多,东南部山高,山冈重叠盘曲,不止数十百里。燕山的高度和广度,不及大山的三分之一,而人们称道引述常常超出各山之上,因为它是当时地脉之本,就如东吴有天平山,宣州有陵阳山,建昌有飞凤山,临汀有卧龙山,都是自然灵气所聚。燕山的地脉,实起于伍牙山,经过桂林山、吕长山、茶曹岭而伏,至下坊,又起三台,到燕山终结。山的形状象燕子,飞翔回舞,共六七里而终结于县城。东南以缑山、凤麟山作为水门,南以神山、金牛岭作为朝拱,而统一于燕山。如此看来,燕山实是当时县城的主山,也是当时公认的钟灵毓秀之地。

既为宝地,人多置墓山中。据《建康志》记载,宋代龙图阁直学士钱周材的墓,就在燕山的平坦处。钱周材是南宋建炎二年的进士。《宋史·高宗本纪》载:“以钱周材为贺金国正旦使”,在后来与金人的交涉中,体现出铮铮骨气,史载“钱周材等言四州决不可割”,力主抗战。钱周材出使金国回来后在直学士院兼实录院修撰,还兼侍读、任常州知府。后来由于母亲去世在家丁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钱周材死后,尤袤为他撰写墓志铭:“燕山峨峨,溧水缭之,有崇其冈,自公兆之,懿德清芬,世其诏之”。

宋代以后,明朝廉访使彭正德墓和清代工部侍郎彭会淇墓,也都在燕山。彭正德字伯仁,举荐入仕。元朝至元年间,屡受征召未应,直到洪武时因受人推荐,授了福建廉访司宪使。彭会淇是清朝康熙十四年的进士,后官至工部侍郎。

溧阳百姓把燕山看作风水宝地,多墓葬于此。每年清明时节,进山扫墓者络绎不绝,久成地方习俗。

溧阳县城从唐朝天复三年迁移至现址,经过五代和宋、元、明、清,几乎千年。时人以为是燕山的灵秀地脉造就了溧阳的昌盛。可是,世俗还流传着这样的话:“燕山有翅,不能奋飞。”因此溧阳做官的人官职多不很高。在我看来,溧阳古时虽没有出到很有名的人物,官位也并不显赫,然而忠臣、贞女、名流、逸士,史籍上不断有记载。

今天的燕山,成了城市中的一个森林公园,它是现代的。踏着弯弯的道路,映着彩色的灯光,信步走在燕山公园的道路上,河边新栽的排排树苗虽然还没有成荫,却也秀丽,掩映着路灯和流水,别样的清新。路边的长凳上,不时碰见对对情侣私语。山路上人很多,走路健身的,跳舞的,个个脸上洋溢着开怀的笑容。上山的路,一条条地沿着山势修得很好,随便找条小路,便能爬到山头。山路高处,向北眺望,只看见一排排路灯,一幢幢高楼伏在不远处的山脚下,汽车如游龙一般穿梭在这个城市的主干道上,车灯、霓红灯、路灯,各种灯光汇集成一片海洋。

燕山,就这么静静地躺在溧阳城南,一直像一位仁厚的长者,微笑地看着这个千年古城的变迁。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