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花》是朵什么花?

——读贾平凹小说《极花》

2016-02-24   阅读数:584   本文字数:1548  

□ 周二中

 

这是我新年读的第一部小说,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虽然小说只有15万字篇幅,但我一直认为贾氏的小说是粗粮(不是粗糙的意思,是指写出了生活的原态),是需要多嚼嚼才能体会出字里行间的深意的。

贾平凹说,“极花,也是冬虫夏草,它在冬天里是小虫子,而且小虫子眠而死去,而在夏天里长草开花。”也就是说极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是虫是花,又非虫非花。小说《极花》所反映的现象与揭示的主题,也是那样的奇奇怪怪。

小说写的是女孩子胡蝶被人贩子拐卖到贫穷落后的圪梁村后,起先拒不认命,拼死抵抗,一年不让她的“丈夫”黑亮近身。后来在村里其他男人的暴力强迫下,黑亮才第一次与她发生关系。再后来生了孩子取名兔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下去了。但她一直没有忘记想逃离这个鬼地方。最后,当她梦想着终于被解救出来时,却又没办法回到原来的生活当中去,只好重回她的孩子兔子身边,回到那个愚昧、贫穷、落后与荒诞的地方去……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真不知道应该为谁感到悲哀。胡蝶是不幸的,她被拐被拘禁被强暴以致后来被解救被围观等等,这一幕幕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最后她又主动回到了原来她所憎恨的地方去,我们能怒其不争么?胡蝶的这个意愿大转变让我想起农村人养猪的事(当然以猪作比可能不恰当,但事情性质差不离),乡下人从集上买了仔猪回来养,仔猪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是不驯服,乱嚎乱闯乱跳甚至不吃食,但三四天之后,小猪也就安静了,渐渐地也接受了这一切适应了这一切。《极花》的故事发生地大西北硷畔上的农民一定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买媳妇的事不断发生,并且成功率很高。他们运用的也许就是让拐卖来的女人在强制中适应这个土办法。

需要反思的是,在当今社会为什么还存在着这种看起来极不可思议的拐卖人口现象?我们靠不断的解救能将这种犯罪活动打下去么?贾平凹也曾表示,自己在小说的写作中不想关注案件本身,更关注的是怎样去挖掘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关注城市怎样肥大了而农村怎样地凋敝着。那里坍塌了什么、流失了什么,还活着的一群人是懦弱还是强狠,是如富士山一样常年驻雪的冰冷,还是它仍是一座活的火山。”这是作家写作的初衷,是他所思考的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回到小说的文本上来,我们也在反思:《极花》是朵什么花?

《极花》是文明社会光环之下绽放的罪恶之花。胡蝶来自城市,虽然她在城里也是处于社会底层,但可以看出,她是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熏陶的。所以,她对自己被拐卖存着极大的抗拒意识,这个现实落差太大了。当前,农村与城市两张皮的现象日益突出,城市的繁荣日甚一日,而农村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村,发展依然缓慢,男人找不到老婆是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畸形发展的一个怪胎。《极花》以冷峻的笔墨,写出了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对于拐卖妇女这种罪恶行为,我们当然要严加打击,但更要深挖内因,这才是治本之策。

《极花》是开在落后地区野蛮与文明并存、丑陋与美好相伴的两面花。野蛮、丑陋自不用说,村长的好色成性、立春与腊八兄弟俩分家连女人都要分、黑亮爹为了留住媳妇拿锹打所长等等,十足地暴露出封闭地区的人性弱点。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值得人们关注的东西,比如麻婶的剪纸艺术以及对胡蝶的真心相教,比如黑亮爹为了避嫌从不踏进儿媳妇窑洞一步,比如訾米对胡蝶的惺惺相惜等等,这些都让人心中一动。

《极花》也是非常态之下盛开的人性之花。胡蝶虽然是被强迫的,她是受害者,这一点不用说。但在她生孩子后,她就如同植物嫁接上的一个接穗,被人强行绑到砧木上后,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她是想逃离这个地方,但孩子的哭声牵扯着母性,她对黑亮也由最初的憎恨转变为平和相处以致俨然是两口子了。当伤口结了痂,一切也就过去了。当然,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当初行为的合法性。

《极花》是朵什么花?值得读者去思考探究。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