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王骆驼摇船——大推大扳
王骆驼摇船——大推大扳,是溧阳话里的一个歇后语,来自于吴语词“推扳”。
“推扳”一词,表示“差、不好”、“有差距”或“马虎、将就”等意思,在吴方言地区(包括溧阳)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我们在一些吴地作者的经典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林守庄 《<何典>序》:“说这人本事不差,可说做这个人本事不推扳。”《负曝闲谈》第三回:“老弟兄,推扳点罢,咱们是一块土上的人,谁欺的了谁?”
“推扳”也有写作“推板”或“推班”的。《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现在办他的差使,能彀华丽固然是好;倘或不能,依晚生愚见,不妨面子稍些推板点,骨子里头,老老实实的叫他见你个情。”第七回:“甚么材料做甚么官,那是一丝一毫不会推板的。”伊凡 《没有了猪的猪栏》:“做阿婆的人不敢把她看做媳妇,仍旧是当她主人那么伺候着;丈夫是更不消说了,他把自己的前途完全放到这位小姐身上,更不肯推板一点儿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左右是一伙的人,推班出色,没一个不思量骗他的。”
若要加强“推扳”的程度,就要说“大推扳”。“大推扳”表示“很差”、“差距很大”(不能表示“马虎、将就”等义项),也就是上文所引《初刻拍案惊奇》中的“推班出色”。如果需要继续加强语气,就应该说“大推大扳”了。这在宁波、上海等北部吴语区普遍使用,我们溧阳人都会说。而歇后语“王骆驼摇船——大推大扳”,却是我们溧阳人的独创。
你知道“推扳”一词的源头在哪里吗?它就在用橹摇船的劳动过程中。相信李宝嘉、冯梦龙等大文豪也不是很清楚。要不,他们就不会写作“推板”或“推班”了吧!
不知道你摇过船没有,相信你至少应该见过摇船吧!用橹划船,橹蹼在水中用力排水,产生反方向动能,从而推动船只前行。这需要船夫抓紧橹梢,顺势一推一扳。这种用力方向截然相反的“推”和“扳”,具有明显的“差”和“差距”感。估计,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造出了“推扳”一词吧!这个“推扳”,一经造出,使用的便都是它的比喻义(“差”、“差距”)和引申义(“马虎、将就”),但其形象却是非常生动的。也许,它与贾岛韩愈所造“推敲”一样经典!而王骆驼本来就是弓背的,在摇船的一推一扳中,更显得弧度大,给人的感觉是在大推大扳了。
“王骆驼摇船——大推大扳”这个歇后语,反映了我们溧阳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乐观幽默,更证明了劳动创造语言的论断。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