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乐/文摄) 在茶香袅袅的“诗意江湖”与光影变幻的“梦幻天地”里,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左手轻执香茗,右手稳握相机,在茶文化的悠悠传承与摄影艺术的炽热追求中,写下了自己的热血青春日志。他就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KRAW签约摄影师——葛逸洲。
茶山少年的味觉觉醒
葛逸洲的童年记忆里,茶香是最温柔的底色。父亲葛联敏是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声名远扬的“中国制茶大师”。印象中,父亲那双布满茶渍的手,在铁锅里翻炒鲜叶时发出的沙沙声,成了他最早的“茶道启蒙课”。“我像个好奇的小跟班,跟着父亲去见识中国各地的茶文化,甚至去参观国外的茶企业。”那些茶香四溢的旅程,像一帧帧电影画面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正是在父亲的引导下,葛逸洲也渐渐明晰了人生目标,要将自己的未来与神奇的茶叶紧紧相连。大学毕业后,他踏入浙江大学第四期茶学专业课程高级研修班,让他对茶的理解从感性层面跃升至理性高度。他说:“真正系统学习后才发现,过去父亲教我的那些经验,原来都有科学的解释。”
近年来,葛逸洲先后获得茶叶加工工、评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位曾经的茶山少年已然蜕变成一名专业茶人。
光影诗人的创新叙事
当大多数年轻人用手机随手记录生活时,葛逸洲选择用专业镜头为家乡书写“视觉日记”。毕业于南京传媒学院的他,在摄影领域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与执着。他的取景框里记录着溧阳的四季更迭和风土人情,作品屡获业内大奖,在摄影界仅三年便崭露头角,成为8KRAW最年轻签约摄影师。
左手制茶,右手摄影,葛逸洲在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找到了奇妙的平衡点。出于对茶叶的特殊情感,他用镜头记录下晨雾中采茶女工宛如行走的水墨画般的身影,捕捉到茶厂蒸腾的热气仿佛能穿透屏幕温暖观众的瞬间。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恰似他左手执壶泡出的那杯清茶,都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他感慨道:“其实制茶和摄影很像,都需要等待那个决定性的瞬间。”
如今,在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道路上,葛逸洲积极探索着跨界合作的新路径。在天目云露,以他为主导的一支专业且充满创意的宣传团队,在用心讲述着每一片茶叶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天目云露茶品牌释放新活力。
给传统泡一壶新茶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葛逸洲当选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自信从容地阐述着自己的理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茶从爷爷的紫砂壶里走出来。”
作为天目云露新一代掌门人,葛逸洲正尝试用年轻人的语言重新诠释千年茶文化。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他将古法制茶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不断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在他的努力下,2023年9月,公司荣获“溧阳市级非遗工坊”称号;2024年,他创办的工作室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称号;联合起草的“香螺茶加工技术规程”成功立项为“江苏省地方标准”;白茶更是连续5年荣获世界绿茶金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上阵父子兵”的默契与创新。
“我们要让茶文化真正活起来、年轻起来。”葛逸洲描述着他的愿景。他将继续秉承“创新、品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浙江大学紧密携手,共同研发更多适合年轻人的茶品。目前,他正在精心研发一款结合现代人口味偏好与茶文化精髓的新式茶饮,希望能让年轻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让茶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
善意是最动人的滤镜
葛逸洲很早就明白,人生最美的画面不是获奖作品,而是那些悄悄帮助他人时留下的温暖定格。这颗公益之心,是父亲葛联敏传递给他的宝贵精神财富。父亲葛联敏在事业有成后,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他每年都会向村里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捐钱捐物。在汶川地震、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他更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2020年,葛联敏被市慈善总会聘请为慈善志愿者,公司也被确立为首家爱心慈善捐赠点,成为溧阳慈善事业的一面旗帜。而葛逸洲,也深受父亲的影响,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父亲的善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葛逸洲的心灵。他坚定地说:“慈善、仁爱是我们家的传统,我希望能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让这份温暖与爱不断传递下去。”
茶香与光影交织,梦想与责任同行。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葛逸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价值与意义,他像对待一泡好茶那样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不急不躁,让每段经历都沉淀出独特的韵味。正如他说的那句话:“生活就像泡茶,重要的不是多快出汤,而是能否品出其中的回甘。”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