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祖父的“昆虫之交”

□ 张金想

2024-07-31   阅读数:392   本文字数:1146  

夏天的蝉鸣不绝如缕,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便会想起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

那年暑假,母亲将我送回了老家,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让我不太适应,傍晚时分便因琐事闹了脾气。祖父躺在院里的藤椅上,大蒲扇摇来摇去,没有理会我,反而读起书:“虫虫的名气——是和虫一样大,它的住所和它的歌使它——拥有如此高的……”我忍不住过去,伸头看了一眼,闷闷地说:“爷爷,什么虫虫和虫虫,那是蝉和蟋蟀。”还解释道:“蟋蟀就是蛐蛐,蝉就是我们说的知了。”祖父笑了,嘴都合不拢,额头的皱纹挤在一起,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苍老的脸庞上,露出几分柔和。随后,他二话不说,拉着我的小手去了门口。我心生疑惑,祖父却“嘘”了一声。

夜晚的乡村,被一层黑色的面纱覆盖,草丛和林间更添几分神秘色彩。不一会儿,一阵阵急促清脆的声音从草丛深处传来。正如《昆虫记》中所写:“每当宁静的夏夜来临,蟋蟀就会带着它的四弦提琴来到这个舞台上,开始演奏美妙的夏夜之音。”甚至有几只蟋蟀蹦出草丛,沿着光线跳来跳去,我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祖父则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他蹲下身子,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盯着声音的来源。突然,他伸手一压,一只蟋蟀便落入他的手掌心。我兴奋地拍手叫好,祖父则笑着捏住它的头,放进我的拳头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小生命的跳动。

除了蟋蟀,祖父还带我探索了更多的昆虫世界。常常天一黑,祖父就带我去树林里摸知了,夜晚的昆虫窸窸窣窣,我的嘴也叽叽喳喳地不停,一个劲儿说着有趣的事儿。手电筒的光线晃过一棵又一棵树,收获却寥寥无几。正当我丧气时,祖父教我扫过草丛堆、细树枝,还有树根下,总算是找到了几只。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只正在蜕变的蝉。我关掉手电筒,借着月光,和祖父趴在草丛上静静地看着。只见那蝉壳已从中间裂开,嫩绿色的身躯倒挂在壳上,乳白色的翅膀从紧贴的状态慢慢舒展,变得透明而宽大。那一刻,我听到了蝉蜕变的声音,那是新生的呐喊,是重生的歌唱。也幸有祖父的陪伴,我才见识到昆虫世界的奥妙。

有一次,我和祖父打理菜园。没想到突然蹦出一只蚂蚱,我便去追它,最后哭丧着脸回来了。祖父见状跟变戏法似的,伸手便捏住一只小蚂蚱,我激动地原地起跳,连忙接过来放进罐子里,观察那只绿色昆虫。一身绿衣下藏着白色的羽翼,尖尖的脑袋上顶着两根细长的触角,钳子似的嘴,那爪子布满锯齿最是有力,一蹬便直冲瓶口。

那年夏天我跟着祖父的脚步,探索了无数昆虫的秘密。从蟋蟀的鸣叫到蝉的蜕变,从蚂蚱跳跃到蝴蝶飞舞……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法布尔的《昆虫记》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我的祖父也有一本属于他的“昆虫记”,那里绘有他忙碌的身影,写满动人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祖父将至耄耋之年,每年夏天我仍会和他一起再读“昆虫记”,重温那些美好时光。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