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秋

□ 蒋保林

2021-09-16   阅读数:744   本文字数:1295  

长期寓居城市,对季节的变化不甚敏感,但阵阵凉爽的秋风和道旁呢哝的虫语提醒着我,秋天已至,炎热的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城市的秋首先表现在天气变化上,暑天里那炽热的阳光不见了,阳光逐渐变得柔和,人行走在秋阳下不再总想躲在绿荫里,似乎更乐意接受阳光的抚摸,感受那温情的照耀。天气也凉爽了,虽然还是穿着夏天的衣服,但身上再也没有黏糊糊的感觉,露出衣服外的手脚也凉丝丝的,看样子不久就要穿上秋衣了。

城市的秋表现在道旁的花木上。树上的叶子已逐渐稀疏,海棠的叶子最先凋零,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桠,再想见那灿若云霞的海棠花开,要等到明年了。樱花墨绿色的叶子已开始变色,叶丛中出现了不少枯黄的叶片,秋风一起,片片随风飘落,如蝴蝶翻飞,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随便捡起一枚,看那黄中带黑的叶片如同艺术品一样,色彩斑斓,那是秋天的作品。

道旁的树木似乎也深切感受到秋天的意味。你看,高大挺直的青桐开出了淡白色的花,不久就结出了果实。而后,满树叶子逐渐变黄,挂在枝头,似乎在等待着一场秋风,或者一阵秋雨,然后再零落成泥,将凄凉的秋一一点画。与青桐不同的是栾树,这种树似乎专门为秋天所生,在万木伤秋之时,栾树顶上却长出通红的花叶,我不知道那是叶还是花,他们连片开放,在城市上空燃起一团团火焰,给城市带来喜庆的氛围,让人阴霾的情绪一扫而光。

秋天,城市的天空也变得格外蓝,天空似乎变得特别高远。几朵白云静静地徜徉在天边,薄薄的,似轻纱,似雪花,若有似无。秋阳照耀下的城市像涂抹上淡黄的色彩,那应是城市的秋色了。

城市的秋,到了夜晚味道更浓。晚上在小区附近散步,只听道旁灌木丛里、杂草丛里传来声声切切的虫语。虽然这些虫儿夏天也喧闹不已,但似乎并没有给人们太多的印象,因为它们细碎的声音早就淹没于清脆的鸟语和如浪的蛙鸣声中。而如今,在清冷的秋夜里,鸟儿已绝迹,蝉儿也息鼓,蛙儿更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它们将舞台让给了秋虫,只听得“唧唧唧唧”的声音此起彼伏,由远及近,由近至远,如私语般缠绵,如泣诉般幽怨。虫语声听久了,心里总不免生出一种伤秋之情。诗经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是指蟋蟀的足迹,当然在城市里你是感受不到床脚墙根里蟋蟀声音的,那应该是我童年的记忆了。

天性敏感之人是最听不得秋虫之声了,那声声切切的虫语不经意之间,总能唤起忧伤之情。白居易说:“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这哪里愁的是耳朵?分明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春去秋来的无情岁月的感叹!

当然,城市的秋夜不总是令人伤怀的,有时一轮秋月高照,便使人豁然开朗,心神俱悦。夜晚走在路上,看那玉盘般的明月穿梭于云层之间,朗照在高楼之上,清冷的月光给城市披上一件朦胧的外衣,一切变得那样的柔和美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看来,城市的秋月还是最懂人心的,你快乐也罢,忧伤也罢,它总静静相依,默默陪伴……

如此,城市的秋虽不似田野里那样秋色斑斓,硕果累累,但也让人留恋。留恋那辽远的天空,通红的栾树,当然也包括秋夜里细碎的虫语和满天的月华,因为那是我们目之所及的美丽景色,也是感同身受的季节更迭,更是岁月的印记和人生的经历!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