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一块手腕垫板

2021-08-17   阅读数:1205   本文字数:1109  

毛泽东曾在接见蒙哥马利元帅时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这是毛主席对粟裕的最高评价。

相信大家对粟裕的大名一定不陌生,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为革命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却是生与死的较量、伤与痛的折磨。

这块竹筒材质,表面光滑的手腕垫板长约12公分,是国家二级文物,如今被珍藏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它的使用者就是粟裕。这位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一生中曾经历过6次负伤。今天我们将通过这块垫板,揭开粟裕大将左臂负伤的一段往事。

1933年5月,粟裕时任红11军参谋长。为占据苏区周边军事战略位置,他奉命进攻赣东重镇硝石。在激烈的战斗中,敌人近距离打来的一枪,正好击中粟裕左臂,导致左臂血管被打断,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当场就昏了过去。万幸的是,身边的警卫员略懂一些急救知识,迅速用绑腿把粟裕左臂上部扎紧,并扯下上身衣服把伤口包扎住,这才暂时止住了血。由于作战区离后方医院很远而且又是下雨天,路又滑,他们第二天才到后方医院。这时受伤的手臂已经肿得像腿一样粗了!

医生立即进行检查,才发现受伤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原来子弹是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穿过去的,不仅伤着了骨头,还打断了神经。更糟糕的是,伤口已经感染,出现了组织坏死现象,情况非常严重,医生建议必须马上截肢!在如此危急的关头,粟裕强忍剧痛,做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为了能继续打仗拿枪,拒绝截肢。

在粟裕的坚持下,医生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很快伤口就化脓了,需要立即开刀挤出脓血,清除坏死组织。那个时候由于药品紧缺,设备简陋,又没有麻药,怎么做手术?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让战士找来几根麻绳,把自己的左臂紧紧地绑在凳子上固定好,然后语气平静地对医生说:“麻绳就是麻药,请做手术吧。”就这样,粟裕接受了此次手术。手术过程不用想都知道,由于没有麻药,一定是痛苦的。被疼痛支配的粟裕大汗淋漓,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没有吭一声。

这次手术后,伤口虽然没有再感染,可一直恢复不太好,后来粟裕被送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手术队,用当时苏区最好的外科药品治疗,伤口这才慢慢恢复。胳膊虽然保住了,但始终不能剧烈活动,也提不了重物,就这样留下了残疾。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旧疾复发,但他强忍着病痛坚持写回忆录,每到疼痛时,他就垫着这块垫板,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1年5月9日,粟裕夫人楚青将它捐赠给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这块手腕垫板是粟裕大将为国奉献高尚品格的见证,更是刚毅不屈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革命的光辉将会一直照耀后辈们的人生。

 

扫码看《水西百忆》

 

 

讲述人:中共党员 溧阳市锡剧团团长 胡星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