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傩舞

□ 吕家玥 庄舒同 潘嘉悦

2021-08-11   阅读数:1259   本文字数:594  

 

溧阳傩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的文娱需求,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表达了村民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是溧阳淳朴民风的一种体现。

今年暑假,扬州大学商学院“傩系古今,灯舞春秋”团队在溧阳社渚镇开展了傩文化相关社会实践,近距离了解傩文化。

75岁高龄的傩文化传承人任球生是第一批自发参与恢复组织蒋塘马灯的村民,30年来,他为了蒋塘马灯不遗余力,从当初拼凑170元制作马灯道具起,到现在,马灯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当地一大民俗文化景观。

听着任老先生的讲述,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跳马灯的场景。在浓厚的年味里,在高昂激越的哨声中,人们聚在一起跳起马灯舞,为来年丰收祈福,为家人消灾纳吉。传统的马灯舞在溧阳人民心里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深埋心底的乡音符号。

同样寄寓了村民美好愿望的还有跳幡神。社渚镇嵩里村跳幡神协会会长汤春明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祠真君诞辰,幡神队便在阡陌之间起舞祭祀。嵩里跳幡神活动主要有“请神”“娱神”“敬神”三部分组成,人们以崇高的敬意跪拜神明,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乘马圩冻煞窠,是乘马圩人的神圣之会、吉祥之会、欢乐之会。在喧天鼓乐的雄浑节奏里,淳朴的乡民们用欢庆的傩舞来象征人与神的对话礼法,表达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我们一路听一路看,感受着傩文化的魅力,也对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着思考。如何认识并发展傩文化?时代需要新的答案,民俗文化也需要找到充满生命力的鲜活表达。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