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溧阳特支扩建为溧阳县委,县委由7人组成,宋书常任书记,黄金鉴任组织部长,沈兰芝任宣传部长,归无锡中心县委领导。
县委成立后,由宋书常执笔,于2月15日写成《溧阳党建立一年的工作报告》,报告中主要记载了溧阳党组织的发展和主要的斗争情况,对溧阳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汇报,全文约8800字。
1933年底至1934年初,江苏省委、无锡中心县委先后遭到破坏。宋书常、方克强、赵先3人于1934年3月16日撤往上海。撤离前,在李雪庵家开会,决定由李雪庵接任溧阳县委书记的职务,刘关保(刘铜匠)任组织部长,狄丕文任宣传部长;务实职业中学作为县委活动的据点,当时彭坤元已从上海回到溧阳,在务实职业中学任教,主要负责校内共青团工作。
宋书常、方克强、赵先撤到上海后,因临时省委书记赵跃珊于1934年7月被捕叛变,江苏省委遭破坏,找不到党组织关系。赵先由王尧山介绍到左联工作。宋书常和方克强于9月返回溧阳,在莘塘找到了彭坤元,共同商议恢复溧阳党组织的问题,推选彭坤元任溧阳县委书记,方克强任组织部长。此时,宋书常任江苏省委特派员,负责筹建县委工作,并兼任县委秘书。
为了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县委决定派宋书常、黄金鉴分头去上海寻找党组织。是年11月,宋书常去上海,找到原团省委巡视员小吴(曾来溧阳巡视过工作)。宋书常不知小吴已叛变,如实地向他汇报溧阳党组织恢复情况,小吴对宋书常进行了“批评”,要求通知彭坤元、方克强同去上海,接受江苏省委负责同志的“指示”,彭坤元、方克强到上海,向“省委”汇报情况,在交出30多名党员名单后,宋书常、彭坤元、方克强3人被捕。不久,黄金鉴到上海去寻找党组织,也遭逮捕。这一时期的溧阳党组织被迫处于停顿状态。但党的火种犹存,党的影响犹在,这为后来溧阳抗日救亡活动的兴起和溧阳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