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追梦 再起宏图

我市荣获全省2020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奖

2021-03-31   阅读数:1563   本文字数:3175  

(杨文静) 3月30日,全省2020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通报了全省2020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在省对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结果中,我市在全省63个县(市、区)中位列第9,荣获2020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奖项。这是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充分肯定。

纵观202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2020年,我市百亿项目接续突破,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万元,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创成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位居“2020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第19位,全国“百强县”排位前移至第25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财政管理、交通建设项目、优质粮工程和粮食产业发展、河长制、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高新区等8项工作正在接受2020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公示。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溧阳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高质量拓展发展空间

 

2020年,溧阳继续坚持空间拓展与崛起长三角协同谋划。

2020年3月,在全市“重大项目突破年”和“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突破年”动员大会上,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指挥部揭牌,一座将山水城市、中心城市、宜居城市集于一体的活力新城就此孕育;以江苏省中关村高新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为引领,扩大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拉开120万人口规模的规划控制与城市框架,在提升中心城区能级的同时,我市推动经济开发区与竹箦镇联动,汇聚西北区域力量,做强做优苏皖合作社渚先导区,夯实西南区域基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一中心两副城”空间格局正式形成。

“聚焦上海、远拓京深,联动六县、融宁接杭”,是“跳出溧阳看溧阳”的应有之义。跻身上海大都市圈,加入南京都市圈,深化对深圳、杭州的产业招商……溧阳动作频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与“一岭六县”携手共建的长三角产业合作区被纳入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八项倡议”,在崛起长三角中形成了抱团合力。

对内着力塑造区域空间特色,对外加快区域融合步伐,不让行政区划成为发展空间的限制,在行动上贯穿了溧阳的整个2020。

 

高质量提升生态品质

 

2020年,溧阳继续坚持生态涵养与提升知名度协同推进。

“身许三成山,心耕六分田。坚守生态绿,惠民一水间。”2020年8月,全省生态环境局长学习会在溧阳举行,参会代表以诗高度赞扬溧阳秀美生态和十多年来坚守生态保护的魄力和定力。

2020年,我市深度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完成区域治污一体化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国省考核断面、水源地水质优Ⅲ类比率100%。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位居常州辖市区前列。

对于生态品质的常抓不懈,让溧阳入选了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城市;“溧阳1号公路”也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彩虹路”实现了常新长红。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常州样板,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干净、整洁、舒适成为人们对溧阳全域环境的新评价。

继国际高端品牌瑞吉酒店选定我市作为入驻的首个县级城市之后,去年年底,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通过试点验收,成为全市第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为溧阳又增加了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我市形成了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与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北呼应格局,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县(市)。

 

高质量迸发创新动力

 

2020年,溧阳继续坚持产业培育与深度城镇化协同互动。

从“四大开发”传承发展而来的“四大经济”,是近年来溧阳探索绿色现代化的着力点,并围绕新基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领域不断形成新兴力量。

聚焦“四大经济”,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为导向,2020年,溧阳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15.7亿美元的赛得利莱赛尔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申特重整取得突破,总投资176亿元的德龙高端不锈钢项目成功入驻;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宁德时代总投资不超过120亿元的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正式落户溧阳,实现了当年连续三个“百亿项目”的突破。

龙头企业的落地与快速推进,推动了溧阳绿色能源产业集群的持续壮大。2020年,溧阳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近50个,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池芯、电池包、结构件、锂电智能装备、电池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环节,其中璞泰来、科达利、天赐材料、卓高、紫宸等企业均排名国内相关企业前三强。溧阳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研发能力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集聚基地,为溧阳参与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分工贡献“千亿级”产业力量。

 

高质量凝炼城市气质

 

2020年,溧阳继续坚持民生共享与增强辐射力协同发展。

脱掉原来厚重的“外套”,机关大院不再是政府部门的“封地”与“自留地”,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公共空间和绿色资源。溧阳开周边县市之“先河”,市级机关拆掉围墙,打通院里院外,还绿于民,在拉近干群关系的同时,以开放开明、兼容并蓄的姿态汇聚城市磅礴朝气。

如意小食堂从市区不断向乡镇延伸,不仅解决高龄、“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还对普通游客开放,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到2020年,溧阳已建成如意小食堂20多家,助餐服务已覆盖城乡1万多老年人,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舌尖养老”难题。一件件向群众问需问效的民生小事,传递城市的温情温暖。

身着红、橙、黄、绿等各色马甲的志愿者队伍是溧阳街头的别样景致。如今,共有440多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溧阳城乡大地上,注册志愿者超14万人,接近全市常住人口的18%。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志愿者队伍更是发挥了生力军作用,近1.6万名志愿者走向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当中有的人妻子怀孕待产却仍坚持在隔离区义务工作,有的人在隔离区设立免费理发点……向上向善的凡人善举成就溧阳这座城市的集体人格。

2020年11月,短短8天的时间里,王恩哥、林建华两位北大原校长齐至溧阳,共同探秘长三角里的创新“吸引溧”。溧阳以生态为优势推动县域高质量创新发展,成为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高压智能变压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参与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的高等院校、科创平台和重点企业的“落户首选”,溧阳全域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科技创新可谓是这座城市的“新生态”。

开放、温暖、向善、创新……这些在民生共享中凝炼出的城市气质,正在成为溧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全新而独特的竞争优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以来,溧阳以时不我待的气概,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继续阔步向前。

2021年的“新春第一会”吹响冲锋号角:笃定“能为必可成”,冲破“县级市思维”,万众一心创造绿色现代化的崭新开局!一月底,我市与重庆大学共建智慧城市研究院,“山城之花”绽放天目湖畔,二月初东南大学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也落户溧阳,不到短短十天的时间,连续两家国内知名高校与溧阳进行深度合作。二月,上汽时代、时代上汽明确在江苏省中关村高新区实施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20亿元;三月,溧阳与德龙镍业再度携手,共签总投资108亿元的高端精密不锈钢加工项目,我市百亿项目攻坚连下两城。截至一季度,已有总投资超320亿元的37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春季攻势”;面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电动溧阳”建设正在全力实施中;以北湖特别合作区为基础的“两溧”特别合作区推进如火如荼;3月29日,宁杭高铁(溧阳站)至南沿江高铁(金坛站)连接线项目正式开工,溧阳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一股激昂奋进的磅礴气势已在溧阳大地上迅速形成。

非新无以为进,非新无以图强。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上,风劲浪涌,溧阳航向既定,破浪前行。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