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宁) 带头捐款助抗疫、捐建希望小学、帮助困难人员……对企业家邵建波来说,慈善是一种习惯,已陪伴他度过了16个春秋。
邵建波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16岁初中毕业后,他进入溧阳第二电机厂当学徒,凭借着刻苦钻研、永不服输的精神,学徒工成了项目经理。之后,勤学、勤做、勤俭的邵建波开启了他的创业生涯。现在,邵建波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不仅是3家企业的法人代表,是戴埠镇商会副会长,更是一名主动作为,帮贫助困的优秀志愿者,他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家的社会担当。
让更多贫困孩子走进校园,是邵建波创业之初就坚持的梦想,也是他慈善事业的起点。2004年公司创业初始,在公司还没开始盈利的情况下,邵建波便与朋友钟爱新捐资20万元,在贵州安顺一所希望小学建了一栋教学楼,让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破烂黑暗教室中上课的贫困山村孩子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并且还每年给孩子们寄去书本和衣物。其中有一位孩子受邵建波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如今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邵建波得知后非常高兴,寄去一台笔记本电脑当作礼物。感恩的孩子给邵建波寄来了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您十多年如一日的帮助,如果没有您的关心和爱护,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只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感恩奋进,茁壮成长。”邵建波告诉记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多数人都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却因为家庭贫困或遭遇不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只要他有经济能力,就会一直资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今年疫情更是牵动着邵建波的心,经初步统计,疫情期间,他先后多次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捐款,计60万元。“用善良回报善良,用暖意回馈暖意,只有这样,大家庭才更温暖。”邵建波说。
在公司,邵建波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以情为本”的原则,努力从各方面营造着“家”的感觉。今年3月,有一位自公司创办开始就跟着邵建波工作至今的老员工,被医院诊断出患了癌症。邵建波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他的生命,不仅四处为他买药、求医,支付他因治病而产生的所有费用,而且也不因他病假而克扣工资,全额发放到他的账上。邵建波告诉记者:“生命,只有一次!能在一起共事是我们的缘分和幸运,相互关照和珍重是人之常情。”
邵建波事业成功后,始终不忘回报家乡。仅从一点便能看出他的用心和体贴,16年来,他一直心系公司附近的特困户,每年过年前都会挨家挨户送去礼物和慰问金。
“崇德向善是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价值追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会一如既往坚持慈善事业。”邵建波如是说。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