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采访的蒋保仁老人是一位空军部队的老兵,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去倾听的。陪同我一起的是老人的女婿。车子拐进燕山南村后,停在了一间门口摆着被悉心养护的鲜花绿植的屋子前,那天是晴天,看着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花卉上,我对这次采访充满了期待。
蒋保仁老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上黄镇周山村人。听说,见面前蒋保仁老人因身体不适住院了一周,但见面时他的精神状态看上去不错,着衣保暖舒适,灰白的头发被打理得很规整,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儒雅气质中很容易让人捕捉到在部队当过兵的干练气息。他一脸笑意地欢迎我们的到来,等他的老伴笑吟吟地为我们端来茶水后,便开始了自己在空军部队的那段岁月的述说。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然而,人民空军刚刚成立不到一年,便直面随即而来的抗美援朝。蒋保仁老人没有上那场不对等的空中“拳击台”,1956年冬月,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2409部队(驻河北昌平沙河机场,距北京约60里,是北京保卫师)政治部文化科任5级文艺助理员。通过他的叙述,我们能从另一面知晓一些发生在空军部队中的故事。
只见蒋保仁老人拉开书桌上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保存得很好的旧相册,小心翼翼地翻开后指着里面泛黄的老照片,慢慢回忆道:“我记得有一次部队接北京军区空军命令:有中央高级首长带领全国烈军属、少数民族代表团来你部参观。那次参观的愿景是希望促进空军建设、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促进全国人民向革命烈士学习。当公布带队首长是谢觉哉时,全师官兵都十分惊喜。他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啊,我们当时既激动又紧张,立即组织列队迎送排练,安排参观机场,挑选技术最优秀的飞行员进行飞行表演。经政治部主任批准,我不参加队列迎送,带科内一名摄影员作为临时摄影记者。
在上世纪50年代,河北省的冬月,一般是风刮石头跑的日子多,那天却意外地天气很好,万里晴空,飞行表演结束后,谢老在副司令和我部师长的陪同下参观飞机,待参观结束后我斗胆向谢老提出:‘谢部长,能为您拍张照吗?’得到允许后我又请他选场地,结果却听到了那句让我终身难忘的回答,‘你是司令,我是你的小兵,一切听从你的命令。’我当时面红耳赤,满身发热,这么一位厉害的人待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居然这样和善尊重。
摄影结束后,我告别谢老到全国烈军属队伍中,那次参加的烈军属代表有董存瑞父亲、黄继光母亲、刘胡兰母亲、邱少云母亲等。正好见到董存瑞父亲右手抚摸飞机的机关炮,我立即抓住机会拍摄下来,‘您觉得这次参观感觉怎样?’我上前问道,董存瑞父亲回说:‘非常震惊,真是惊心动魄,我们空军强大了。’我放下手中的相机,注视着他的眼睛说:‘烈军属代表都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父母亲,我们会好好向英雄们学习。’‘为建立新中国,有千万人为之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现在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蓝天,为她而牺牲的英雄终能安息了。’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对我说,‘我只要见到五星红旗,就像见到了儿子流淌的热血,五星红旗是千百万革命人的鲜血铸成的啊。’”
蒋保仁老人结束这段回忆后,略显激动,他用手指一遍遍抚摸着相册,无不遗憾地说:“好多照片都不见了,多珍贵啊。”他的女婿见此情形立马凑近他说,“老丈人,您讲讲自己的文章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两天的事情呢。”
“哦,是了,我讲给你听听啊。”老人抬起头,刚才沮丧的神情消了许多,“当我知道师长原是陆军营教导员,又调到空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就拿着笔和纸请师长讲过去,然后依获得的材料写了一篇文章,寄到人民空军杂志社,杂志社认为这篇文章比较特殊,故直接转发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7年(大约6、7月份)在一台、二台祖国各地栏目内全文连播两天。文章广播后对部队影响很大,战友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蒋保仁老人告诉我,虽然自己任职的时间只有近20个月,但这段空军部队中的生活却影响了他的一生,让他每每回忆起来都感慨万千。采访接近尾声时,我问他有什么经验可以和现在的年轻人分享的,他听完后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管以后选择学什么专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