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有个精神焕发的农村

口述人:钱栋

2020-12-03   阅读数:7715   本文字数:3886  

编者按

撤县设市三十年,溧阳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干部能带头,群众有劲头,村庄有看头,种田有奔头。从往日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乡村发展滞后到如今农村精神焕发、农民活力四射、农业生机勃勃,一曲溧阳版的田园牧歌旋律正酣!为此,本报特开设“田园多美意 群众更满意”专栏,邀请10多位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见证者,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讲述溧阳农村的变迁故事,激励更多的人们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2017年起,我以极大的热情和超多的精力投身到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中,去做我心中的乡村振兴。说实话,我很享受那些在村头东奔西跑劳心费神的日子,那些在田里风吹日晒大汗淋漓的日子,那些在太阳下怀揣梦想挥洒激情的日子。今日回望,当初的累与烦早已淡去,剩下的都是幸福与美好……

 

思考比行动更重要

 

2016年春天,组织上安排我负责市住建部门工作,这是我有幸投身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源起。

在此之前,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我市从新农村建设到村庄环境整治再到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良好基础。

2017年,江苏省部署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在溧阳,这件事由市住建局牵头实施。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开始时也有迷茫,但现在想来却很是幸运,因为从事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对比参照,少了条条框框,也就让自己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什么是乡村振兴?我认为就三条标准:房有人住,地有人种,人有活干。脱离这三条标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过就是一场运动,转瞬便是过眼云烟。

什么叫试点?我的理解是,一定要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做成了,别人一看,会说三句话:真好;这个真没想到;我也行。万万不能听到的是这三句话:不过如此;就是折腾;有什么稀奇。

立足溧阳,我们的试点工作必须低成本、大运作、高水平、长效益、新思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试点,不是扶贫。试点,一要先行一步,二要前所未有。不要去找经验,如果有经验就不会再试点,必须换个方式、换个角度、换个思维,翻天覆地斗转星移地去找出新道路、新思路、新出路。

经过充分调研、谋划,我们统筹相关部门、镇村,会同专业设计单位,在短短1个月内高效高质完成了试点申报方案。2017年8月,溧阳被列为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竞争性试点县,礼诗圩、塘马、牛马塘、杨家村4个自然村入选江苏省首批试点,试点村数量约占全省首批试点的十分之一,占常州市的五分之四,这个良好的开端令人振奋,为溧阳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工作起好了头,开好了局。

接下来,如何统筹推进4个村的试点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们着重抓了三个重点:一是统筹“政民社”,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工作模式。二是组建合作社,重建农村生产组织架构,让农民进退自由,进可以共同生产,退可以自主发展。三是推广“百议堂”,创新乡村民主实现形式,让百姓事百姓议。

在两年时间里,试点工作在一路摸索、一路提升、一路优化中有序推进。2019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对溧阳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工作予以督查激励通报表扬。11月,溧阳4个试点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跻身省首批19个特色田园乡村行列。杨家村、牛马塘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的成功样板,塘马、礼诗圩走出了由政府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的新发展模式。

 

我们的塘马

 

塘马村,之前一直是市住建局双挂双促的联系点。作为首批试点村,塘马实在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为什么列为试点,这其中不无我的小私心。通过特色田园乡村试点让一个帮扶村翻身,由穷变富变美,这不正好切中乡村振兴的要义吗?

塘马试点工作启动之初,我们一直在琢磨:乡村的特色是什么?仅有美丽够不够?就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关于塘马的定位终于慢慢浮现——“文艺塘马,睦邻原乡”。其中,睦邻是前提。邻居好,赛金宝,敦亲睦邻是乡村熟人社会场域中人际关联的基础。文艺是气质。有了文艺,自然而然就会雅,就会文雅,就会温文而雅,文艺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庄,根本上改变的是村风。

方向确定后,塘马村水、电、路、气等基础建设与改造如期推进。同时,历史遗留问题、多元利益诉求等各种预案之中预料之外的事接连不断,试点工作进入胶着状态。

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怎么继续推进,而且要又快又好?作为全市4个试点之一,我希望塘马一马当先,更希望作为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工作的责任部门,我们住建局能先行先试,不负众望。“乡村振兴党指引,特色田园我先行。”关键时刻我们发挥了党员的先锋作用,一场由市住建局党委牵头,联合别桥镇党委、苏皖集团党委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打响了。近千名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塘马特色田园乡村会战中,清理垃圾、查找问题、联系群众、寻找创意……党旗在小村里飘扬,党员志愿者象投入水中的一颗颗小石子,激起了一层层涟漪,带来了活力、热情和朝气,村民们被感动了带动了……塘马,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塘马。从村里的每一句宣传标语,到房前屋后的每一处堆放,从原乡面馆的特色店招到掼蛋屋的创意布置,从我家自留地的认领到国庆七天乐的举办……我们众筹智慧力量,众创美好家园,塘马一下成了网红。

许多时候做做是蛮充实的想想是蛮开心的。我自豪地说,塘马有今天,就是一群人怀着“心与梦的原乡,你和我的塘马”的美好理想,一点点干出来的。

不止塘马,杨家村、礼诗圩、牛马塘、南山后、陆笪等村庄,都借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东风,一个个脱胎换骨,精彩纷呈,各美其美。

从一个到又一个到一个个到都是个,我是乐在其中,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把乡村当成作品做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一直坚持多用心少用钱,况且我们还有文化。一个地方,对待文化和文化人的态度,也决定着这个地方建设和发展的水平,这是我讲的,不是认识,是体会。

我自诩是个文人,爱文学、戏曲、书法、音乐、历史…… 两年来,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我努力地既以一个乡村建设者又以一个文化志愿者的身份,把建设和文化在溧阳的大地上进行愚公移山式的整理和融合,苦心孤诣为乡村振兴探路,帮文化艺术寻根,给人民群众找乐。虽然常被诟病,虽然力量微薄,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在大家给予我的支持和肯定中,在老百姓的掌声和笑声中,我感到了充实看到了希望。

我们把作协、书协、音协、宋团城文化研究会和媒体的朋友们拉来,出版了《溧阳牧歌》等书,办起了塘马百合写作学校、帖源书法学校,创作了《我的家乡在溧阳》《走遍江南寻到你》等歌曲,建起美音梨园、杨企雯艺术馆。我们还为一间间乡村店铺和游客接待点取了一批有特色的字号,如我家自留地、睦邻体验馆、没辰没光、有滋有味、一团和气、头一家面馆、山阳面馆、看菜吃饭等等。不仅这些,“文艺塘马、睦邻原乡”“禅心诗境、乡音真情”“山水写生地、同心长寿村”都是我取的名、题的字。我把我喜欢的我能够的都变成了我钟情的乡村元素,正因为如此,我深爱着这些乡村,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是轻松的、快乐的、天真的。

骄傲地说,这就是溧阳特色田园乡村的特色。我们不仅仅把乡村建设当成一项工程一份政绩,更把乡村建设当成了作品,融入情感寄托乡愁,所以我们的乡村是鲜活的,是接地气的,是独有的。

当乡建与文艺融合融汇、共生共荣,不正是乡村复兴之硬核表现吗?

 

一切才刚刚开头

 

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成功,加上“溧阳1号公路”的叠加效应,溧阳美丽乡村已经声名在外,圈粉无数,一不小心,某个偏于一隅但风景优美的小村子就会被刷屏。如何依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这一龙头,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溧阳美丽乡村的升级版?为实现这一目标,2019年初,溧阳启动实施了“美意田园行动”,成为溧阳全域环境攻坚的“重头戏”。

“美意田园行动”工作仍由我们市住建局牵头,具体内容是,在全市镇村范围内统筹实施包括交通沿线、村庄环境、农村垃圾、农村河塘、零散坟五项整治行动,是溧阳乡村建设的又一次扩面升级。在这次行动中,庆丰村依托现有的万亩丰产方,着力打造以谷物丰收文化为核心的“苏南第一方,庆丰稻花香”农旅项目,结果一炮打响,成为又一个网红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村庄,形成了溧阳特色田园乡村6+1的格局。

然而,美意田园虽然有个诗一样的名字,但却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我的体会是:广袤的农村已经经受了太长时间的冷落,改变同样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一年下来,事情越做越多,难度越做越大,改变越来越难,原以为年底可以了个边,事实是才刚刚开了个头。

然而,美音自在,美好家园,美丽乡村,美意田园,哪份美的后面不是那份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原则:凡事,不做就算了;要做就必须用心用情用脑,认认真真地做成做好。坚持理想,坚定步伐,坚守阵地,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心无旁骛地认真做好一件事,才是最大的负责任。

所以,2020年,我们继续深化美意田园行动,编制了新一轮村庄布局规划,重点对20个规划保留村进行整治。同时尝试“三块地”改革,在南渡镇庆丰村、天目湖镇三胜村、竹箦镇水西村、上兴镇上兴村开展农村宅基地试点。

现在,我的工作重心虽已转向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但关于乡村建设,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思索。乡村振兴,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实践者,在试点探索中,遇到的误区和陷阱有很多,而体会最深的两个似是而非容易让人误入歧途陷入困境的词是:建设,农业。这两个词一强调往往就是一个圈套。这是一个不经历一场身临其境的战斗洗礼永远也弄不懂想不通的道理,即使现在说这个,局外人无疑都会怀疑是在故弄玄虚标新立异。

一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慢慢的,慢慢的,就会明白一件事,就会理解一个人,虽然一切都过去了。人生的许多喋喋不休,总是在已经没意义到淡忘时变成了教训或经验。

任重道远不是说干不完的事,而是放不下的心。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