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宜子孙”铭青铜洗
“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这件溧阳市博物馆藏汉代青铜洗,于1982年原陆笪乡上庄出土采集,系国家三级文物。该铜洗器形硕大,高9.5厘米、口径37.5厘米,敞口平底,外腹部有2道凸棱,在当时可能是用作沐盆使用。铜洗内底面饰有双鱼纹,当铜洗装满水时,双鱼如同在水中游动,以起到这样的视觉效果。
自西汉开始,鱼纹非常盛行,经常出现在当时的青铜器、画像石等文物上,这与当时的古人以鱼比喻多子有关,后又因鱼和“余”同音,所以鱼也成为古代工艺美术品中象征富贵有余的吉祥图案。在双鱼纹间还铸有“宜子孙”铭文,“宜子孙”也是汉代文物中常见的吉语铭文,有祈求多子多福之意,多见于汉代瓦当、铜镜等。
汉代青铜器与先秦时期多饰以繁复的纹饰相比,以素器最为流行,或仅有简练的弦纹,或仅饰以铺首。这件馆藏铜洗可以说是当时汉代青铜器的一典型代表。
(市博物馆黄诚供稿)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