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曦乐) 今年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部署,紧盯年内实现道路交通运输死亡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30%,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30%的目标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全力投入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日前,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飓风行动”,围绕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等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点、隐患点,严排查促隐患整改、严整治促文明提升、严曝光促尊法守规,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交通运输秩序、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安全生产形式骤然严峻,全市交通事故总量和亡人事故起数都面临快速上升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人员车辆流量较大,外来人员、过往车辆也较为集中,加上管理人员较少、道路设施不到位等实际问题,管理难度大,导致事故易发、多发。”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徐超告诉记者,全面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不论是“控大”还是“减量”,农村地区都是重中之重。为此,市公安交警部门围绕工作重点,把交通事故预防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多措并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拉网式”排查
源头隐患见底清零
近期,交警部门围绕近三年来亡人交通事故、两年内新开通道路和其他重点道路集中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我们重点针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设施、防护设施、安全视距等开展拉网式摸底,共排查各类道路隐患579处,并根据道路建设和管养主体职责,明确了整改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周田华介绍。
日前,我市召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专题部署会。会议要求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先期落实90—120万元的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启动资金,加快推进隐患治理,力争6月底全部完成,切实消除一批道路隐患,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警示宣传+安全提示”双驱动
“亮尾行动”入脑入心
3月下旬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电动车“亮尾”行动,在电动车车尾粘贴反光标识,让安全清晰可见。
因为“电动车群体”在我市队伍较为庞大,想要让“亮尾行动”发挥实效,排查摸底工作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市交警部门充分发挥协调联动能力,联手地方政府和网格员大军,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落实对电动车的摸排工作,并加大宣教警示力度,制作了一批宣传展板、宣传单以及警示视频,通过“线上+线下”强势开展警示宣传。据悉,截至目前摸排登记在册的电动三、四轮车已达5.2万余辆。
对于电动车车主,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通知的方式,召集他们到辖区中队或所在村的道德讲堂集中学习,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后车主可以直接参加现场模拟考试,通过后工作人员便会免费为电动车贴上反光标识和身份识别二维码。记者了解到,行动开展以来,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已经为寄递业电动三轮车粘贴反光标识255套,为1.5万余辆普通电动三、四轮车粘贴反光标识和身份识别码。
与此同时,结合小微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市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强电动车路面交通违法严管查处,截至目前累计查扣超标三、四轮电动车559辆,超标封闭三、四轮电动车429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3万余起。
“零容忍”整治
高压严管酒驾、醉驾持续发力
“过年到现在没聚过,兄弟一见面酒就喝多了。原以为疫情期间交警会放松查酒驾,就一时心存侥幸,喝酒开车了。”3月19日晚上8点多,239省道社渚段发生了一起车辆追尾事故,驾驶人何某后悔不已。他因涉嫌醉驾被交警查获,现场呼气测试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达103毫克/100毫升。
随着复工复产和返程返岗有序推进,我市生活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酒驾、醉驾行为有了明显抬头趋势。为最大限度挤压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生存空间”,连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强化科技应用,精准查缉,铁腕治理,突出重点路段和时段,优化勤务模式,非周末每天保障2组警力,周五、周六每天保障3组警力,集中开展酒后驾驶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查处酒驾138起,醉驾68起。
据了解,今年,交警部门还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制作了抵制酒驾宣传立体展板,梳理全市中大型饭店564家,通过“展板进酒店”这一最直观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接下来,我们还将增设语音提示和短信电子围栏等科技设备,进一步加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宣传力度。”徐超说。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