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曦乐) 随着微信的火热,近年来朋友圈里多了一批“微信医生”,仅通过微信聊天就可以看病开药。“我姐姐有胃病,但一直在‘微信医生’那里开药,我觉得很不可信。”1月17日上午,市民王倩向记者反映,她看到新闻爆出有人盗用北京市和睦家医院医生照片在网上为患者诊治,担心帮姐姐看病的“医生”也是如法炮制。
据王倩介绍,这名“微信医生”自称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有执业医师证,了解姐姐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后,看了一下发送过去的胃镜片子,就诊断姐姐是慢性胃炎,需要配一种疗程30天、总价1200元的中药。
在建设路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市民吴玉芬也曾接受过“微信医生”的治疗。她一直为小腿上的静脉曲张苦恼,经网友推荐微信添加了一位中医,该“医生”告诉吴玉芬,只要用他配制的中药包泡脚就能见效。吴玉芬使用该中药泡了1个多月,并没有明显效果,因为一个月800元的价格不算便宜,她便不再相信这名“医生”,也没有持续治疗。“我问过那个医生的名字和就职单位,但他只说了姓氏和北京一个模糊的单位地址。”吴玉芬说。
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微信医生”并不在少数,涉及静脉曲张、脱发、妇科、微整形等多个领域。“据我所知,所有注册执业医师必须有执业地点,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医生,一般不允许在非注册地外的地方对他人进行诊疗、开药,这些‘微信医生’的身份很难通过简单的微信聊天来确认。”市中医院骨科医生王有福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有很多网络平台跟正规医生签约,但大多只提供基础健康咨询,如果医生觉得存在患病可能,会建议患者到医院去就诊,而不是在线诊治开药,只通过照片和患者描述就能看病开药是不科学的。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