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童谣

2016-05-04   阅读数:633   本文字数:761  

张国芳/文

赵七一/图

痴婆子,呆婆子,腌菜包团子

别说是贫穷的以前,即使现在,团子也是相当好的伙食了。和馄饨一样,团子是过年必备的食物。正月半,也就是元宵节,多数地方吃元宵,而我们溧阳则是吃团子。

团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还有就是馅心。一般都是青菜猪肉馅、萝卜丝猪肉馅、水晶(切成小方块的猪板油、去掉红衣的花米、白糖)馅、豆沙馅。除了自家地里长的青菜萝卜,其余都是高档食材,平常一般人家很少买。而豆沙的原料是赤豆,虽是自家地里种的,但兑豆沙费时,也是手艺。而且,青菜要洗净焯水、萝卜要刨丝后焯水,再一一剁碎,猪肉也要一刀一刀剁碎。弄馅麻烦,调出美味的馅心更是一项技术活。而揉粉,包团子,都是能耐活。吃一次团子,家里的主妇基本要忙上一整天。不是心灵手巧的主妇,做不出这等美食。

所以,乡间就有人讽刺那些笨拙的妇人:“痴婆子,呆婆子,腌菜包团子。”心不灵、手不巧的妇人做不出上述馅心的美味团子,就弄点腌菜包团子。味道虽不咋样,总算也是团子了。

当然,多数时候,即使家里的主妇心再灵,手再巧,也不能经常包那些美味馅心的团子吃,受经济、时间两个条件限制呗!平常,多数人家会做几块米粉饼(我们溧阳上黄、宜兴人家称作扁团子)、汤圆,和在泡饭里、稀饭里吃,比较熬饥(耐饥饿)。糯稻产量相对低,有节俭的人家为省糯米,就将糯米和粳米掺合在一起碾成粉,专门用来做饼子、搓汤圆吃。

到后来,虽然不能经常买肉包团子,但是弄点腌菜团子还是可以的。我们当地的腌菜,专指脚踏的腌菜,不包括干巴菜。从腌菜缸里抓点出来,像平常一样烧熟,就算是团子馅心了。如果多放点菜油,再放点虾米,算是高档的了。我妈妈以前就经常包腌菜团子,我和父亲都很喜欢吃,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口中生津。

腌菜包团子,不仅指主妇手艺不好,也是小时候条件困难,没有鲜肉包团子,就只能弄点腌菜凑合的生活状态写照。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