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善坚
在许多时代、许多地域或是作品中,都会出现名门贵族或是有影响力的家族,如《红楼梦》中有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民国时期有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在此我将叙述——
溧阳的五大家族
溧阳五大家族分别为溧阳城的彭家,别桥的马家,埭头的史家,胥渚的狄家,歌岐的周家,简称为“彭马史狄周”五大家族。至于这五大家族什么时期排名,又以什么标准排名却不得而知,只是这五大家族在溧阳广为人知。
还是先从彭氏家族说起。
溧阳彭氏的始祖为彭显,时任真州判,元军入侵之时,曾应赵淮之召,共同戍守溧阳,但终于无力回天。后为躲避元军而遁隐于石门山中,自号避地居士。后徙居溧阳城西“迎恩街”。
其子彭杰品行端正,家学相传,躬行训诫,文有词章。官府将其举报应诏,对策列于高等,授与京学教授,最后官至湖广道潭州路总管。彭氏家族崇尚读书,家规清明,其子孙极为发达。明清后溧阳彭氏人才辈出,功名盛极,名闻天下。如明朝时名臣彭谦,崇祯时进士彭敦历,顺治时彭士俊,康熙时彭会淇,乾隆时彭南录、彭同祖、彭程万等。
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嘉靖进士彭谦,官至工部观政。彭谦乐于名胜建筑,喜于琴瑟酒器,曾建造了名为“春草池”的园林,并在池南岸建造了楠木厅。彭谦还是一位奔放不羁的诗人,不仅留有两卷《茭东诗集》,还在大石山山顶上留有“龙门”、“壮观”等著名石刻。另一位是彭守学,曾两试中举,继而进入太学,后诏入内阁,分纂《集韵大成》,后又修编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永乐大典》,并深得主修该书的总裁解缙赏识,后任嘉州知州。据县志与溧阳彭氏宗谱记载,彭氏后人中举人、进士和任知县、知府的共有30多人,可见人才济济。
彭家还建有当时被誉为东南第一园的“夏林园”私家林园。“夏林园,县城东南五里许,园占地达百亩”,其原址就是现在的花园村一带。如果说夏林园是以规模宏大而显赫的话,那么建在县城的楠木厅和铁木厅则以美丽精致而著称。楠木厅是彭谦的园林式的私家宅第,铁木厅是彭氏宗祠。
再说马氏家族。
说到马家很多人都会想到别桥的马家村,并以为这是溧阳马氏最早落脚之地或是发家之地,但历史并非如此,马家的根基是在西庄村,更准确地说是现在的车门里。
马氏开宗先祖为马援。马援的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号马服君),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后因其子赵括兵败于白起,其子孙就以赵奢的封爵号马服为姓,遂改姓为马。现在看来,在战国时期,马氏与赵氏也是一脉相承。
马氏家谱是以马援为一世祖,十世祖为马南平(马训),随晋元帝南迁,时任南海太守,管辖江东之地,居家在车门里(现为后周周楼安村),封为忠顺候。马南平生有马文卿、马文相二子。马文卿子马怀惠,封慈懿侯,居车门西马村;马文相子马怀恩,封慈善侯,居车门东马村。
如果说马南平是溧阳马氏的开宗鼻祖的话,那么,其二十八世孙马彦通则是西庄村的开宗鼻祖。马彦通为马廷鸾的第四子,而马廷鸾曾任南宋朝廷的右丞相,其人知识渊博,工于文词,骈体文犹为工整,曾是两代帝王的词臣。其时国运衰微,奸臣当道,马廷鸾弃官隐遁。马廷鸾生有四子:彦章、彦英、彦安、彦通。马彦通未肯出仕,就定居在今天的西庄村。
别桥马家村的马氏就是马彦通这一支的后裔。据宗谱所载,最早到别桥的马氏叫马秀夫(三十四世),他入赘罗家,被招为上门女婿,并改为罗姓,到其孙三十六世马子富时恢复了马姓。这一支马氏十分兴旺,曾有“一门五进士,两世四魁元”的匾额高悬在马家祠堂。“一门五进士”分别是指马性鲁及其弟马从谦,其子马一龙,还有同门的马震章、马成名。“两世四魁元”是指马从谦、马一龙叔侄俩分别在北京和南京夺得乡试魁首,而马性鲁一人夺得乡试、会试两魁首。在清代马家村更出过状元马世俊。这些在溧阳历史上都留下重重一笔的人物,在此不再多说。
竹叶玛瑙石(现存于别桥马家村)
别桥西庄村马南平墓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