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观赏《古城溧阳西门外码头街繁华图》
(史雅)威严的一座城墙,城墙内的人群欢歌笑语,舞狮的舞狮,赶集的赶集;街道两侧的店铺整齐划一,店牌琳琅满目,小商贩们吆喝着……近日,溧阳版“清明上河图”亮相上河城。据了解,这幅名为《古城溧阳西门外码头街繁华图》的十米画卷由退休工人杨兆龙耗时2年完成,展现了明清时期码头街的繁华景象,上河城工作人员耗时72小时将其逐点扫描复刻于一楼通道的墙面上,全长64米,高3米。
画作引来无数行人驻足观看。“这是我父亲开的粮食店呀!”汪奶奶激动得喊了出来。她告诉记者,看着这幅画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与父亲在恒丰粮食店里的日子,回忆起了幼时的幸福生活。一位85后的余小姐说:“我们这代人对溧阳的过往并不是很了解,这幅画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
杨兆龙创作此画的想法始于2011年初,他翻阅溧阳史料,同时走访了数十名九旬老者,了解旧时的双桥、接官亭、碑亭巷等古街特点,为长卷积累素材。最后,杨兆龙决定参照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格局,大胆采用了穿越时空的手法,重现古溧阳明清兴盛时期的码头街全盛风貌。这幅画卷从西城桥外启程,沿着护城河一直至凤凰桥,铺排着错落有致的百余家商铺,河中纵横着百余条班船,街头巷陌、船上埠头,数千个人物或行或站、或说或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上河城总经理曹文伟告诉记者,以这样的方式展示溧阳版“清明上河图”,一是希望今日的上河城能延续昔日码头街的繁华,为发展地方商业服务经济作出贡献;二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溧阳的辉煌历史,唤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