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工厂:写就“上上”神话系列报道之三

赛马不相马,人人都是“造梦师”

2014-10-27   阅读数:1180   本文字数:2259  

(特别采访报道组:沈伟戴跃邦杨弥邵曦乐)“我进厂已有22个年头了,从一线操作工做起,现在是中压分厂设备组组长,月收入近万元。”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上上”中压分厂设备组组长王敏,眼里闪烁着朴实的自豪。“我没上过大学,抱怨过,也消极过,但最终是‘上上’接纳了我,也肯定了我。在这里,我想实实在在做些事,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上上”,像王敏这样工龄上两位数、学历不高、从基层慢慢做起、最终成长成为上上精英的员工,数不胜数。

能把一群“土八路”培养成一支响当当的“正规军”,“上上”手握的究竟是一本怎样与众不同的“人才经”?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采访中,“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一语道破了这本经的“核心秘诀”。经过几十年悉心的培育,丁山华这条执着的人才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上上”这片沃土上结出了“人才辈出”的累累硕果。

选人、用人、激励人,能力多大,舞台多大

“在‘上上’,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舞台。”说到人才管理,分管人力资源的上上电缆副总经理朱洪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每年,“上上”对内、对外都会进行公开招聘。外部,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走出去、引进来。无论是行业顶级的稀缺科技人才,还是技术精湛的一线师傅,“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内部,定期举行小型招聘会、竞争上岗,公布的每个岗位人人都有机会报名。想去市场上闯一闯,赚大钱的,可以做销售;觉得缺乏基层经验的,可以下分厂进车间;认为自己能当大任的,可以毛遂自荐竞聘中层,先见习,再上岗。只要员工有自信,有能力、有胆略,处处可以达成心愿;只要是块金子,总有地方让其闪光。

人才使用上,“上上”大胆放手,拔高一级使用,变压力为动力。员工肩膀挑担子,脚上踩钉子,在压力和困难中学习成长。“新、老员工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刚入职的‘菜鸟’而‘小瞧你’,也不会因为你是‘资深元老’而‘特殊照顾’你”。朱洪祥风趣地解释,“工作面前,能力至上。只要你有能力,就会得到重用。”

为调动每一位员工积极性,“上上”还实施薪酬双通道,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开展十二级工程师评定,分别享受500-8000元不等的月津贴,目前最高享受的月津贴已达到6000元;一线员工实行技能职称评定,评上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每月可额外享受300元、800元、1200元的职称津贴。

完善的选人、用人、激励人的机制,让上上真正实现了“位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得其酬”,让每一位“上上人”工作感到“有冲劲”、“有奔头”。

育人、留人、肯学肯干、前途无限

“将导体正对模孔中心,调节均匀模套与模芯的间距,控制好牵引速度,挤出绝缘后及时测量,确保绝缘厚度均匀、无偏心,只有把握好每个细小环节,才能做出合格产品……”电缆挤塑机前,低压操作师傅谈云峰正在一边演示,一边毫不保留地传授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生产诀窍。而旁边的小徒弟也正聚精会神地聆听受教。

在“上上”批量化生产车间里,依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一对一”师徒教学制”。这种看似“低效率”的教学方法,效果却出奇的好。师傅手艺能够借此传承,开枝散叶。徒弟也因有“严师管教”,成才几率大大增加。师傅愿意教,徒弟乐意学,真正实现了师傅与徒弟、员工与企业多方受益。浓浓“尊师重道”“勤学好问”之风随之在上上散播,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人上,除了一对一的小课堂,一对多、多对多的大课堂同步进行。内部各类工艺、技能培训常年不断;“上上讲坛”时时开课,能者为师,或者聘请知名大学教授来企讲学;“网上大学”,几千门功课任意选择,员工通过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聆听各类专家的讲课。“上上”还与国内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理工等十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必要的时候,还会把员工送外“深造”。

“在人员培养上,‘上上’不惜工本。”人力资源部部长史涛告诉记者,在“上上”,处处都是师傅,时时都有机会,只要你肯干、想学,前途一片光明。

在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方面,丁山华一直把自己看作上上“大家长”,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员工“多一份依靠,少一份忧虑”。为解决企业人才住房问题,“上上”拆资千万元建造上上公寓供其免费居住,条件可与三星级酒店媲美,空调、宽带、液晶电视、热水器一应俱全;并购置一批商品房供其安家,到一定时间就赠予产权。各类文体活动场所更是配套齐全,乒乓球馆、台球馆、篮球场等全部到位。优秀的员工创造了优秀的企业,企业强了,职工富了,“上上”有轿车员工越来越多了。为解决员工停车问题,去年年底,“上上”又耗资500万元建成了溧阳第一家双层停车场,面积达3500平方米。“只要有条件,‘上上’能为大家想到的,做到的,都尽可能为大家想到做到。”说到做到,丁山华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承诺。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推崇这样的人才观,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企业之所重者人才。《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寻求有利的态势,而不是对属下求全责备,并且能够选择人才去凭借、创造有利的态势。”

独特的人才理念塑造了“上上”不拘一格的人才文化,打造了“上上”胜人一筹的人才优势。如今在“上上”,企业员工堪称行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的不在少数,有的被评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全国岗位能手”,有的甚至还享受“国务院津贴”……这些人才的数量随着企业的茁壮成长还在不断增加。然而,无论是专家还是能手,他们正都一如既往,质朴淳厚,坚守岗位,每个“上上人”都是“上上梦工厂”的“造梦师”,他们默默付出,散发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光和热,一心为上上更加辉煌的明天增光添彩。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