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聚焦资源供给以“优”解“忧”

2023-04-25   阅读数:919   本文字数:1822  

(徐怡)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不断优化平台、设备、速度、政策、流程、服务,构建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质量。

 

创新!落实灵活产权制度

 

高标准厂房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企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我市积极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实施高标准厂房精确产权分割,用灵活的产权制度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苏高新南大创新园位于溧阳高新区内,项目总规划用地60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已签约入住企业主要有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安住机械设备(江苏)有限公司、溧阳壹连电子有限公司、溧阳晟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累计签约面积约25万多平方米,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急需入驻。

为契合项目发展需要,解决企业运转困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根据权利人申请,在不改变功能和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为园区三期苏高新联合电动汽车创新中心10幢厂房进行了分割登记,已顺利按幢(层)分割发证43宗,便于项目进行产权转移或融资,解决了权利分割不清、厂房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评表示:“现在,厂房有了明确产权,可以自主处置,相当于给企业安了家。”

为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打出配套组合拳——压缩办理时限、优化登记流程、落实费用减免、扩大“交房(地)即办证”覆盖面、加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进度等,以此畅通产权保障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就已登记6个标准厂房按幢(层)登记发证61幢,登记后办理转移登记3笔、抵押登记46笔,抵押金额达1.7亿元,有效支撑企业发展。

 

有力!完善“农宅贷”登记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江苏省《江苏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农宅贷”试点实施方案》和《溧阳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与相关部门、镇(区、街道)积极对接,主动按照“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原则,逐步完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登记工作。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指在不改变宅基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按照“房地一体”原则,以农民住房所有权、农民住房及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核后向符合条件的权利人发放的贷款。

经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牵头,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等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南渡镇庆丰村小吴家村民张先生拿到我市首份农民住房抵押不动产登记证明。他说:“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最值钱的可能就是自家的房子。如果利用好,这笔资金就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先生成功通过住宅财产权抵押拿到贷款的背后,折射出我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新政激活了农村的‘沉睡资产’,极大激发了农村产业振兴活力。”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负责人戴志荣表示,我市将建立成熟的“农房”评估、抵押、流转的业务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登记办法和流程,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产权保障支撑。

 

高效!推动审批“多验合一”

 

2021年起,我市逐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多验合一”审批,将原独立实施的“规划核实、土地核验”等多项验收进行合并,并将职能整合到一个科室,业务名称统一为“规划核实”,实行“一窗受理(业主委托)、统一组织、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高效工作机制。

经过两年的工作探索,我市“多验合一”审批从起初只针对工业项目建设,到现在已覆盖工程建设项目。

“‘多验合一’是审批环节的‘瘦身’,为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服务科负责人金浩深有感触地表示,工程建设项目的“多验合一”审批模式,既实现了资源融合,验收变“多头”为“一头”,也优化了流程,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多验合一”审批模式使我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实现“快速办”。溧阳碧桂园上东区三期项目3月20日申请验收,当月29日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单就反馈至窗口,同步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全流程仅用了8个工作日。这样规模较大的房产项目,按以往串联方式办理竣工验收需耗时近2个月时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任钱康平表示,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聚焦溧阳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目标定位,紧扣“品质城市攻坚年”工作主题,切实扛起要素保障重任,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有力支撑品质城市攻坚。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