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人”徐卫飞:40年用嘴脚书写坚强人生

2018-09-07   阅读数:1147   本文字数:952  

 

(邹迪) 普通人能数十年坚持练习书法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是一个残疾人。而“无臂人”徐卫飞却用40年的书法学习生动诠释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

记者走进徐卫飞的家中时,他正在进行日常的书法练习,只见他用嘴紧咬着笔杆,有条不紊地蘸墨、润笔,用脖子和腰部的力量协调配合,不一会儿,“残魂”二字便跃然纸上。

徐卫飞出生于1959年,17岁时,他从溧阳中学毕业后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意外触碰高压电,失去了双臂。他有幸从死亡线上跑了回来,却也对人生失去了信心。

为了抚慰身心的痛苦,从小就热爱书法的徐卫飞便拿出纸张、笔墨,开始全身心地练习用脚写字。失去双臂的人,连坐都会失去重心,又如何能用脚夹稳毛笔写字?徐卫飞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为了能正常运笔,他足足花了3年时间。就这样,每天练习超过8小时,日复一日,徐卫飞的右脚变得握笔自如,他的书法从“涂鸦”级跃到准专业水平。说起各中滋味,他说了8个字:“吃尽苦头,乐在其中。”

1982年,我市举办青年书法大赛,徐卫飞喜获三等奖。当大赛的评委们得知徐卫飞是用脚创作书法作品时,纷纷震惊不已。也正是这次大赛,给徐卫飞人生带来了一丝希望。从那以后,徐卫飞加倍努力,并开始练习“口书”。他坚持不懈地衔笔苦练,哪怕嘴里含出了泡,嘴唇磨出了血,也从未想过放弃。专业人士这样评价徐卫飞的“口书”作品:收放自如,浓淡枯湿,疾徐苍润,有起有伏。记者从他的书法作品中也似乎看到了其从容、自信、果断的人生心态。

“练习书法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让我重拾了对人生的信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并无差别!”徐卫飞告诉记者,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从肩膀的伤口痊愈后,他就意识到,今后人生道路漫长,作为男人必须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几十年中,徐卫飞开过小吃店、办过真空食品包装厂、做过数控电子产品,从未停止寻找可持续的创业项目。如今,他在天目湖景区经营副食品商店,以销售地方特产“乌米粽”为主,深受外地游客的喜爱。该产品也填补了溧阳市场空白。

采访中,徐卫飞始终面带笑容,谈及往事也是从容淡然,让人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位中年人曾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徐卫飞告诉记者,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寻找到一个适合残疾人的项目,把溧阳残疾人这个大家庭团结起来一起创业,让那些还身处困境中的“兄弟姐妹”能自食其力,过上与常人无异的生活。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