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 许文乐)一年接近2万件案件,结收案比达100%,案件发改率持续低位运行,溧阳法院晒出截至2016年11月份的成绩单。从立案到审判,再到执行,每一个司法环节无不体现着法官的“工匠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近年来该院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2016年,溧阳法院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如果每一位法院干警在工作中都秉承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塑工匠精神、讲责任担当,我们定能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扬帆远航!”溧阳法院院长周白的话掷地有声。
创新一套机制,打造精英团队
岗位目标绩效考核、案件质量评定、优秀裁判文书单项考核等一项项机制相继出台,专门成立审判质量评定委员会,扎口在审管办,专人负责全院案件质量的评查工作,落实每月一会制度,对发回重审、改判、再审、督办执行、执行异议等五大类案件的审判质量考核进行评定,据悉,该院目前已评定出14件瑕疵案件,并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严格落实院领导带头办案、干警值班、上班期间着制服、集中学习、廉政等相关制度,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促进干警行为规范化。无论是中层干部遴选,还是法官员额遴选,该院都是在坚持责任胜于能力的原则下,以实绩论“英雄”,全力推进审判团队建设,建立了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公正为重心的法院人员配置模式。除此之外,该院还通过开展“院党组为干警办实事”活动,为干警办理职业安全保险、改造外地干警宿舍、开展文体活动等关爱措施,提升法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立足一个岗位,尽到十分责任
“你好,请问你们法院可以邮寄立案吗?我们是外地的,跑过来挺不方便。”“你好,我要打民间借贷官司,需要什么手续?”“你好,咨询一下……”每天立案庭会接到无数电话咨询,立案法官每次都会耐心地一一解答。
记者走访发现,窗口干警的“制服秀”成为法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立案法官们一丝不苟的着装,小到法徽的佩戴、衬衫和西服的搭配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他们的每一句对话都严格参照法官文明规范用语。甚至有些当事人情绪激动,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从零散的信息中概括提炼出要点,反复解释并安抚当事人情绪。在他们看来,任何一场打官司的过程,都是当事人的一次司法体验。
据了解,近年来该院积极推进“四维同步”立案,当事人除了可根据相关程序通过溧阳法院立案窗口、江苏法院诉讼服务网或“12368”诉讼服务热线进行诉讼咨询和立案,外地当事人还可以通过邮寄方式诉讼,如有材料需要补充,立案法官会及时与邮寄人联系并说明需要补寄的材料,让司法更便民。
把握每个细节,制作精品文书
“等一下,这里的标点符号改为逗号。”采访中,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龚雪对书记员说道。在裁判文书制作中,该院很多法官对自己的要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字字推敲,句句斟酌,查漏争议事实,做好法律援引,并辅以深度融入法理情的判后寄语,以专业法官的职业素养认真撰写好每一份裁判文书,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该院龚雪同志撰写的判决书在“2015年度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这也是该院连续三年在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获奖。
溧阳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温建美介绍,法官必须像工匠们那样,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到司法审判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让审判真正成为群众争议的终点站,从而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