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蒲扇过一夏

□ 马丽雅

2024-08-15   阅读数:611   本文字数:1368  

立秋已至,可三伏天的热辣气非但没消,这几天还都是高温天气,连一向在门口尽忠职守的大黄狗都知道钻到空调房里躲凉,更别说现在娇惯的我们了。出一趟门感觉自己就像在羊肉火锅里涮了一把似的,多待一秒就多熟一分,天天眼巴巴地盯着天气预报,就希望早点下雨能降点温。

哎,这年头要是没空调还怎么过呀!我不禁想起小时候,那个只有一把蒲扇就过完整个三伏的年代。

早上,人们都会很早起来,因为要避太阳的锋芒,趁早把能干的活多干些。我爷爷奶奶就是这样的。每次我从梦里醒来的时候,如果爷爷不在家,那准是到田埂上忙去了。奶奶则是汗涔涔地跑来叫我去吃早饭。我知道她一定是扫好了地,去河边洗好了衣服,还烧好了早饭,可能还干了好多我不知道的活。吃饭我们可从来不一本正经在家里,总是端着碗拎着板凳到巷口去吃,并且还不止我们一家在那儿,左邻右舍,都围聚在那里。这时候连蒲扇都用不上,记忆里,早晨的巷口总能吹来一阵又一阵的凉风。吹来一阵,就浑身舒爽,然后就静静地等着下一阵,再吹来,又是一片舒爽。一阵又一阵,伴着喊声、笑声、说话声,形成了一种奇特而有韵味的节奏。

吃完早饭依旧还是坐在巷口,不过我就有活干了。爷爷从地里拔来的整棵黄豆,择来的山芋藤、南瓜藤,这些都需要好好收拾,该剥的剥出来,该撕的撕掉,该择的择整齐。这不是劳动,是很有趣的活动,我最喜欢帮着奶奶做这些。等到所有的篮子都有了成果,大人们就顺手把地上的垃圾收拾掉,上午的“晨会”就此结束,大家各自回家。这时候,太阳光已经把巷口铺满了,一股股热浪慢慢侵袭过来。

接下来就是蒲扇登场的时候了。我们这群孩子是蒲扇的主人,小小的手掌握着大大的蒲扇,一下一下地帮自己扇着,总觉得不够凉快。扇着扇着,蒲扇就变成了宝刀宝剑,在手里舞动了起来,过不了多久准会打闹起来,直到大人呵止才不甘心地停下了手,再一看蒲扇,有的都炸口了。

吃过午饭,爷爷总会从井里吊起一桶桶井水把家里冲一遍,然后再用拖把拖干净。整个水泥地上还是潮叽叽的,这时候把席条往地上一摊。我们都抢着躺下去,那舒畅的凉气立即顺着席条渗进了毛孔。奶奶也躺下,摇着蒲扇陪着我们。只要有个调皮的挑头,我们就又开始了打闹,最后,奶奶一发火,我们才乖乖闭上眼睛,假装睡觉,结果一不小心就睡着了。直睡到浑身冒汗地醒来,才意识到自己又过了一个安逸且平常的午后。

热辣辣的太阳下山后,巷口的人又多了起来。有端着饭碗的,有捧着茶碗的,当然更多的是拿着蒲扇的,或站、或坐、或蹲,有时抱怨天气,有时聊着趣事,有时讲讲古今。当然,他们能聊得这么尽兴,蒲扇是功不可没的。且不说手摇蒲扇能在这没有一丝风的夜晚解解热,更重要的是夏天的夜晚蚊子是主角,这时候,扇风就是拍蚊器,你只要观察就会发现,无论谁,只要扇两下风,必定会拿着蒲扇在腿上拍几下。于是,你也拍拍,我也拍拍,仿佛最原始的打击乐在乡村的夜晚回荡着。

当然,于我最难忘的,还是在那间朴素的老屋。那顶浅蓝色的尼龙蚊帐里,奶奶那双饱经沧桑却坚定有力的手上,那把边上补着一圈深色碎布的蒲扇悠悠地、时断时续地扇出的风,轻拂过我的脸、我的头发、我小小身体的每个毛孔时,像是窒息的人突然嗅到了新鲜的空气那般畅快,自由而富足的,到今天都忘不了。

如今的每个夏天,当我躲在空调房里享受凉爽的时候,还是会怀念起那把破旧的蒲扇带来的微微弱弱的风,透过时间的隧道幽幽地吹拂而来。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