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城街道清溪路社区:

以“治”提“质” 绘就幸福新画卷

2024-07-03   阅读数:174   本文字数:1420  

(韩一宁) 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溧城街道清溪路社区努力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溧城街道基层治理试点之一的清溪路社区,近年来,围绕破解小区自治组织成立难、群众观念转变难、物业费收缴难等基层治理问题,探索出“1+3+X”基层治理模式,即以党建为引领,联合社区网格、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多元共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清溪路社区辖区的尚景苑小区为拆迁安置小区,由于居民普遍缺少缴纳物业费的观念,导致物业公司服务动力不足,小区陷入了“物业费缴纳不足—物业服务标准不高—严重影响物业费收缴”的恶性循环。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12月,清溪路社区党总支牵头建立尚景苑小区党支部,选派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行职务“一肩挑”,促进基层治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清溪路社区党总支还联合物业公司和物管会搭建了“格邻同话”网格邻里会和“烦事好说”社区评议会,通过这两个议事平台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家事”和“共事”, 将传统的“反应式管理”转变为“参与式治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和居民的满意度。

前不久,居民胡师傅家厨房天花板漏水,多次与楼上居民协商无果后,胡师傅向小区网格员寻求帮助。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胡师傅家中查看情况,随后通过“格邻同话”网格邻里会将胡师傅与其楼上邻居约到社区面谈,同时联合物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在多方的商讨下,双方达成共识,同意共同承担维修费用。很快维修人员就上门进行维修,困扰胡师傅的漏水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现在天花板不漏水了,家里干净了,我们楼上楼下的关系也融洽了。”胡师傅开心地说。

“我们高层住户最怕的就是电梯故障,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希望能够更换电梯维保单位。”今年1月,居民张女士向社区反映,小区电梯经常发生故障。社区第一时间联合物管会、物业公司开展“烦事好说”社区评议会,共同商讨如何提升电梯维保服务质量,在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后,对多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考察、评估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一家专业服务水平更高、市场信誉更佳的维保单位。新维保单位入驻小区以来,电梯故障率明显下降,得到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小区在建设规划时,并未考虑到电瓶车停放问题,导致小区单元门口、消防通道口等地成为集中停放处,不仅影响居民出行,也增加了物业管理的难度。”小区物业经理无奈地说。面对这一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清溪路社区积极上门走访,了解居民所需,将民意提交街道联席会共同解决,最终制定了增设集中充电棚的方案。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打造,3个电瓶车充电棚顺利落成。小区内那些曾临时停放电瓶车的公共用房也得以“空间释放”。在溧城街道创新治理专班、清溪路社区党总支和物业的精心策划与广泛征求意见下,这些闲置的公共用房即将被赋予“老年睦邻点”这一新的角色,成为小区老年人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的好去处。

“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多措并举推动小区治理从无序到有序,形成小区‘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的良好局面。”清溪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秋珍说,清溪路社区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下,深化“1+3+X”的基层治理模式,丰富“三会解三事”机制的内涵与外延,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和谐社区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