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路口的树干上,常见人们张贴红纸,上面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 的语句。原来民间信仰认为,好心路人念此儿歌,夜间哭闹的小儿就能安静睡眠。这种精神疗法是否有效不得而知,但江南盛行的另一种做法,是将鱼石放置枕边或系于宝宝手腕之上,确有安抚婴儿的神奇作用。现代科学对此解释:腌制后剥落的鱼石含盐分较多,鱼石受体温散发出碘离子,能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鱼石,即青鱼石,又称惊鱼石、黑鲩石、鱼精石。它是青鱼枕骨下方咽喉部,用来辅助压碎螺蛳等硬物的角质增生长年累月演化而成,往往十斤以上的大青鱼才有。其色黄嫩,其形如心,干透后坚硬如石,晶莹剔透,如翠似玉。浙江、福建一带的渔民出海打鱼,常佩戴鱼石祈求平安,客家人也奉为珍稀物品。
鱼石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尚书大传》卷一下:“北海:鱼剑、鱼石。”郑玄注:鱼石,头中石也。《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郭璞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可知鱼石为历代文人雅士崇尚。
我的二姨公王九保是打磨鱼石的高手。新中国成立前,沙河水流经中芳桥变得又宽又深,汛期河面有七八米宽。二姨公年轻时风里来雨里去,为了生活练就一身好水性,捉鱼摸虾样样精通。他为人谦和,善于和南来北往的客商打交道,一次有位浙南的手艺人病倒在客栈,得到二姨公的精心照料得以康复,感激之下将打磨鱼石的手艺传授给了他。
沙河水库建成后,二姨公选择迁居至大坝下侧。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因为每天都会有鱼吃。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获得鱼石的机会也多了。我见他一有空闲就会加工鱼石。
取鱼石要在鱼的胸鳍大关节部位切下鱼头,然后用剪子剪开大关节,用勺子把鱼石从鱼枕骨上取下来。这一步需要掌握好力度,勺子贴合鱼石弧度辅助用力,避免伤及鱼石。
新鲜的鱼石不能直接打孔,需洗净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两个月。待鱼石完全干燥后,方可使用钻孔工具打孔。操作时,应将钻孔工具置于掌心,然后用力钻穿打孔。因为工具原始,打出的孔径偏大、不规则。打完孔后,在毛糙的花岗岩上磨掉表皮的角质,再用质地细腻的青砖细细打磨,边磨边淋水,直到显露出光泽。为了使鱼石表面更加圆润,还要拿浸软的干麻皮给表面费力拉扯,最后浸入菜籽油中若干天后取出即可。
这些工序复杂耗力,随着二姨公年事渐高,眼力也不行了,表叔王中和继承了打磨鱼石的手艺。为了提高效率,他用新出窑的红砖打磨鱼石角质层,再使用枪钻打孔,纤细的麻花钻头打孔又细又快。最后,用熟桐油、菜籽油的混合物浸润鱼石,防裂抛光效果更好。
耳濡目染,我对鱼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表叔王中和为师。表叔不光手把手教我加工鱼石,还把他最心爱的一块鱼石送给了我,希望我青出于蓝胜于蓝。
几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逐步掌握了鱼石加工技巧,对辨别鱼石优劣也颇有心得。为了获取上等的鱼石原石,我不但与养鱼户、捕捞队建立了联系,还与鱼商、钓友深入交往取得了信任。他们有好的渔获,会第一时间通知我。2023年冬,捕捞队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捕捉到一条120斤的“螺丝青”。我立即将这条鱼买下,收获了一块罕见的大鱼石,直径达10厘米,堪称鱼石中的巨无霸。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购置了雕刻打磨机等现代化工具,打磨鱼石的效率突飞猛进。为了不断精进技艺,我还找玉雕师傅学习了专业的打磨指法和技巧,并与同行相互切磋,使我的鱼石加工之路更增添了几分艺术色彩。
鱼石被文玩界称之为“活玉”。它不仅是缓解小孩哭闹的“压惊石”,还是渔民出海的“救命石”。产自天目湖深水区的鱼石,色泽红润饱满,为鱼石中的上品。经过不懈努力,我收藏到2000多块品质一流的天目湖鱼石。这些鱼石光可鉴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厚重历史,浓缩着溧阳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