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鼻头团子

□ 周 蓓

2024-03-28   阅读数:1234   本文字数:847  

 

很多年以前,我并不爱吃团子,感觉团子皮黏牙无味,通常把团子一口咬开,用筷子把皮支撑开,把肉挖出来吃掉,皮就这么浪费了。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能接连吃上四五个,在我看来,这东西不好吃,还难消化。直到成家后来到夫家,才探寻到团子别样的味道。

婆婆因为要侍奉八十多岁公婆的原因,烧菜习惯偏软烂甜口,也因为老人家喜欢面食的原因,她常常包馄饨、饺子,做各种各样的饼子,花样繁多。像春分这个节气,她就会包些荠菜肉馄饨,挑些马兰回来用麻油和花生碎拌着吃,或者摊上一锅小蒜饼,这些都是春日的限定美味。也因婆婆的娘家在横涧山里,靠山吃山,我也能沾老太太娘家的光,吃上第一茬春笋。三月伊始,山里的亲戚便开始挖春笋,一袋一袋往山下送,送到城里亲戚们的饭桌上。咸肉芥菜炒春笋,透鲜。我想这就是很多城里人向往乡村生活的原因吧,乡村没有五星级,没有米其林,却有最嫩的菜,最鲜的汤。

春雨滋润万物,这个时节,咱们溧阳人都少不了这口毛鼻头团子。毛鼻头学名叫鼠曲草,长在田间,通体绿色身上带些毛绒,顶部开黄色的小花,矮矮的这么一簇一群长在田耿边,尤其是略潮湿的水渠边,很容易识别。采回来以后把嫩芽择干净洗净,捣出汁水,就可以把糯米粉融合进去做团子了。每次婆婆包毛鼻头团子,她八十岁的婆婆也会卷起袖子帮着一起包,这两年耳濡目染,我也加入了包团子的队伍。全家围坐,灯火可亲,我想这便是对团子团团圆圆寓意的最好诠释吧!做好的团子盖着盖整笼出锅,端上餐桌掀开盖子,饱满、油亮、壮实、发着光泽,晶莹剔亮的,还呼呼冒着热气。婆婆在一边用蒲扇用力扇着,试图让团子快速降温。那上升的热气,看得人心里痒痒,迫不及待想咬上一口。如果说普通的团子皮软烂,那毛鼻头团子的皮就是截然相反的,有韧劲,有嚼劲,第一口吃着软烂,再嚼又感觉硬邦邦的,虽然还是黏牙,但口感却吃出了筋道。清香扑鼻,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让我这个平日里不爱吃团子的人也能吃完一个再来一个。

婆婆往年常包甜口的毛鼻头团子,比如红豆沙馅、芝麻馅的,今年我想提提建议,能不能多些口味,整点咸口的呢?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