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航程,新年新气象。2024年征途已经开启,这一年,竹箦镇怎么干?关键点、着力点、发力点是什么?
2月24日,竹箦镇“品质城市新突破 六美竹箦再跨越”发展大会传递明确信号: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全镇上下要收心收神、到岗到位,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树立一个鲜明导向:干得好的就要表彰,优秀干部就要奖励,进一步激发跨越赶超、突破前行、创先争优的冲天干劲;表明一个坚定决心:紧扣“三个百亿”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奋力谱写竹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建设品质城市的突破之年。竹箦镇将以“六心”为抓手,强化领导牵头、紧盯重要环节,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民生福祉、生态文明、文旅融合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奋力推动“六美”竹箦实现新跨越。新一年,精心开新局、真心谋发展,聚心惠民生、暖心谋福祉,用心办实事、细心促振兴。
聚力“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竹箦镇将抓住组织的着力点,打基础、抓短板、出特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全面强化党建统领。竹箦镇围绕“薪火点亮”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馆等党群阵地建设,以“姜下模式”为示范,充分发挥姜下村“姜姜好”、水西村“五彩振兴”等党建品牌示范效应,加快创建常州“五星”村党组织2个、5A党群服务中心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点亮工程”示范阵地2个,努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加强社会治理、助力经济发展的坚强核心,以村级“一线指挥部”凝聚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全面强化党建为民。竹箦镇建立“全链条”培养机制,深化村干部“155”成长计划,构建“兴村头雁+治村强雁+助村雏雁”格局,抓实抓细村书记、定额干部教育培训,全面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开设系列理论学习课堂,计划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着眼增强网格党建整体效应,持续探索“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全面推广“全科社工”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全面强化党建带富。竹箦镇紧扣“红领聚溧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突出“姜下模式”“水西路子”理念,不断做优做强食品配送中心、鹅湖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特色产业,持续擦亮对外宣传的姜下金名片;推动水西村“长三角红色研学第一村”创建,加速融入“薪火同盟发展示范圈”建设,引导水西村挖掘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结合宅基地改革试点盘活闲置资源,争创乡村振兴的竹箦样板,持续增强区域辐射力。“一村一策”制定村集体经济增收方案,深化政企村联建模式,创新“联村抱团”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高标准农田片区整治,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底超100万元全覆盖,其中超600万元1个、超200万元5个以上。
聚力“产业兴旺”
厚植民生福祉的扎实根基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竹箦镇将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共进,不断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深化社会保障项目拓面提质,提升全镇居民生活品质。
助推企业发展固牢民生之本。竹箦镇坚定“三个百亿”奋斗目标,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实现10亿元以上项目再突破;立足科产城重要板块的定位,积极承接高新区和经开区辐射带动,放大绿色铸造产业集群效应。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强化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清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做好“腾笼”文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各类新质要素加快聚集,做好“换鸟”文章,为更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从机制层面解决效率问题,完善项目管理库全流程服务机制,探索“一站式”集成服务窗口,加快“尽箦办”便民服务品牌创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速。
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竹箦镇锚定“江苏最美特色小镇”建设目标,以推进“三标融合”长效管理体系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保持常州市二类街道(乡镇)城乡一体化长效管理考核成绩位列第一方阵。积极顺应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全力推动民生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持续完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规划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布局,高标准推进农村道路“白改黑”镇域全覆盖、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民生工程,做好孵化器、人才公寓、安置房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运营,切实办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让全镇居民生活更具幸福感。
抓好安全生产办好民生大事。竹箦镇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国之大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持以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平安指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聚焦危化品、天然气燃气等特殊领域以及特种设备、电力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和监管盲区,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用活“三桥五联工作法”,稳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不断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聚力“生态文明”
做强文旅融合的关键增量
自然生态是竹箦美的直观体现,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路径。竹箦镇将以“绿色”厚植发展底色,推动北山片区旅游振兴,让生态富民成为竹箦的新名片。
主动出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竹箦镇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开展露天旱厕、畜禽养殖污染等治理行动,从严抓好问题涉气企业、固废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确保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决做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吕庄水库保护建设,推动“溧阳1号公路”腹地水环境提升,改善瓦屋山片区环境质量,全面展现水清岸绿鱼跃的秀美风光。认真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抓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主动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竹箦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狠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旱厕、村庄垃圾的一体清理,系统提升乡村颜值,不断增强乡村环境的观感和质感。聚焦基础设施、村庄环境等根本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开展村庄垃圾专项清理、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常态巡查、长效管护全覆盖,推动村庄由“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主动发力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编制《竹箦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姜下村、水西村“综合旅游服务核”,打造“溧阳1号公路”北山片区自然风光体验带,“串联成珠”规划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把独有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瓦屋山、丫髻山综合开发,深入挖掘水乡资源内涵,推动北河等河道沿岸风景提升;持续推进姜下村“乡村旅居 田园康养”建设项目,积极开展酒店、民宿招商活动,盘活本地闲置资源,推进康养基地建设,让高端康养作为“两山”转化的金字招牌;精心谋划运动康养项目,推动“瓦屋山元宇宙部落”破题起步,形成以生态引产业、以产业保生态的互利格局。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竹箦镇将保持生龙活虎的干劲、拿出龙争虎斗的拼劲、铆足龙腾万里的韧劲,不畏风雨、不惧险阻,团结奋斗、实干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