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迪/摄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值此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刻,7月14日下午,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溧举行。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巴斯夫副总裁、上海创新园负责人韩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江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李泓以及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溧阳市副市长方学军等参加活动。
今年上半年,巴斯夫和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先后开展了多次互访交流,并于短短几个月内达成共识,选择在溧阳成立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这令人不禁要问,溧阳这座位于长三角几何中心位置的小县城是有什么吸引力能让世界500强企业与高能级科创平台都愿意扎根于此?他们成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又将为常州“532”发展战略实施、“GDP万亿之城”“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怎样的力量呢?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今年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释放出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的强烈信号。
溧阳经过十年蝶变,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在去年一举突破千亿,成为国内县域产业链最全、产出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阔步迈向新能源产业发展新纪元。
“此次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聚焦技术迭代和价值链高端,聚力电池材料这一关键领域再升级、再强化,必将为溧阳持续拓展绿色产业边界、抢占产业赛道‘制高点’明晰新的方向。”叶明华指出,巴斯夫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合作序幕的拉开,既是我们坚定落实总书记“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谆谆嘱托的具体实践,也是溧阳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巴斯夫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该基地是全球最大的、由单一公司运营的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巴斯夫足迹遍布90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239个生产基地,202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名列第109位。
“巴斯夫始终与全球汽车价值链上产业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保持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以创新和可持续为驱动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在楼剑锋心中,中国是巴斯夫重要的市场,他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着信心。
中科院物理所是中国最早开展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研究的单位之一。胡江平在签约仪式现场介绍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历史发展沿革以及与溧阳的合作过程。
胡江平说,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是中科院物理所“一村三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中心数十年来的科研积淀在溧阳实现产业化,同时围绕溧阳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先后开办了天目湖储能研究院、天目先导、江苏卫蓝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溧阳市委、市政府,溧阳高新区的关怀与帮助下健康快速发展。
院企合作 共育英才
近年来,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的引领带动下,全市13家高端平台接连落地,20位院士、45位国家级重点人才、148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超万名高层次人才为溧阳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此次合作,巴斯夫期待通过协同创新加速研发成果落地,而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也需要企业支撑来实现转化应用,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条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道路顺利贯通。
楼剑锋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短短几个月内达成共识,迎来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
胡江平则表示,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为有巴斯夫这样的合作伙伴感到荣幸,更将拿出十二分的诚意与努力,将联合研究中心做好、做实。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池和电池包的材料和解决方案展开合作,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同时,双方也会充分发挥研发数字化的能力,提高创新效率,依托我市优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整合各方优势,加快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
叶明华深情寄语合作双方,希望他们在溧阳这片沃土上深耕科研、勇攀高峰,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产业提质 能级跃升
今年,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上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当好服务保障的“坚实靠山”,营造政企携手的“绿水青山”,筑就产业兴旺的“金山银山”。
用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叶明华表示:“当前溧阳正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加快建设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我们期待本次签约能作为巴斯夫了解溧阳、关注溧阳、支持溧阳的新起点,为双方后续深化互动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奠定基础;我们也郑重承诺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和‘亲友团’,以最大的诚意,竭尽所能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与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共进,让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在这片热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辛勤付出得到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反馈,短短几个月时间也验证了溧阳一流的营商环境。
胡江平说,溧阳的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营商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都已经十分完美,是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与巴斯夫开展合作研发的最佳选择。
对于未来巴斯夫在溧的发展,楼剑锋也是踌躇满志。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非常期待与各界携手创新,勇攀高峰,取得更大的成功。
常州“新能源之都”内,一座充满向心力的品质城市正在加速崛起。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