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牛耕

□ 钟读花

2023-04-03   阅读数:616   本文字数:1190  

 

牛耕,近乎消失。牛出现在生活里更多是饭桌上的美餐。如此,就愈加怀念从前的牛耕场景。

清明前后,地气煦暖,恰是春耕时,于是,家家户户忙春耕。

男人扛上犁耙,女人牵上黄牛,后面跟着的是一头牛犊,或者一条家狗。

迤逦来到田头,犁耙插进泥土里,女人套好牛套,男人拴好犁耙,于是,一人、一牛、一犁,就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男人似乎还不放心,眯起眼,再从犁耙上瞅一阵,然后才左手扶住犁耙的把柄,右手将一条长长的鞭子,搭在右肩上。

“伊利阿拉……”

一声吆喝,男人的手紧紧地抓住了犁耙的手柄,黄牛一躬身,力道发出,奋蹄前行。女人也没有闲着,左胳膊挎一只竹筐,竹筐内盛有土肥,右手一把一把地抓着,顺手撒进犁耙犁过的土沟中。

鞭杆儿很短,鞭绳很长,牛鞭搭在男人的右肩上,鞭绳在后面拖着,很长很长,随着犁耙的前行,蜿蜒似一条游蛇。

犁耕的过程中,男人扶住犁耙柄的左手,不断地左右晃动,以保持犁耙的平衡,并保证犁耙犁出的深度基本一致。或许是累了,黄牛行走的速度慢下来。男人便从肩上取下鞭子,右手回旋一挥,在空中打出一个响亮的鞭花,“啪”的一声,清脆、嘹亮。春野,似乎豁然明亮起来。

男人是从来不会把鞭子打在牛身上的。因为,对于农人来说,一头黄牛是构成家庭的一部分。

听到鞭花声,黄牛又加快了脚步……

犁耙犁过,泥土如波浪,叠叠卷起、翻起,新鲜的泥土味道便迅疾弥漫开来。男人忽然停下,插住犁耙,套紧黄牛,躬身,顺手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用力一攥,然后松开,让泥土从指缝间流淌而下。泥土细密、松散,湿度恰好。男人笑了,脸上粗糙、硬倔的皱纹顿然舒展,灿烂如花开。

大半天过去了,人畜俱乏。

于是,便在田头休息。犁耙脱出泥土,歪倒在一边。黄牛的绳套解开了,任其在近处逍遥觅食。男人先是站住,回望自己犁过的土地,大片的土地,阳光下明晃晃的,耀人眼目。湿湿的土腥味弥漫四周,男人鼻翼翕动,用力嗅了嗅,一副满足的样子。男人有些眼花了,于是在田头坐下,脱下鞋子,磕一下鞋子上挤满的泥土,然后,让一双脚沐浴在春阳下。此刻,他觉得舒服极了,一定要过一把烟瘾,于是,点上一支烟,静静地抽着,干脆躺一会儿吧。烟依然含在嘴中,他望着天,望着天上的蓝,也望着自己嘴巴中冒出的丝丝的烟,一派悠然。这就是一位农家汉子的幸福。

女人总也闲不住,只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四处寻觅,寻觅田野上的野菜,一棵一棵地挖着,兜在自己的衣襟上。待到男人休息足了,重新开工的时候,女人也回来了,一兜襟的野菜顺手抛在田头。

“伊利阿拉……”一声吆喝,犁耕重新开始了。

直到黄昏,夕阳淡淡,像一枚咸鸭蛋,贴在西天上。

终于,可以散工下坡回家了。依旧是男人扛着犁耙,女人牵着黄牛,只不过,下坡的女人兜襟里多了一兜野菜。或许,后面还跟着一头牛犊,或者一条家狗。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这是一幅画——一幅风俗画,一幅风情画,一幅牛耕时代特有的尘世剪影。如今思之,情景历历,感觉好美,好美。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