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镇乡村“复兴少年宫”
(孙丹) “向右移动,再靠近一点。”“把球捡起来。”“蓄力,发射。”……7月12日上午,留守儿童小鑫(化名)正和小伙伴们在南渡镇胜笪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上机器人课程。听志愿者老师讲解完模型搭建原理后,他还过了把组装、搭建的瘾,真切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我很喜欢这里,不仅有老师帮我辅导功课,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交到朋友,这个暑假一点也不孤单。”小鑫笑着说,受疫情影响,他和父母无法在假期团聚,只能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个暑假,家门口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了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胜笪村户籍人口有3600多人,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相继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周末和假期,孩子们缺少父母的陪伴,生活单调,致使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生活以及个性成长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解决暑假期间学生失教失管问题,让农村娃在家门口也能过上丰富多彩的假期,今年暑假,胜笪村将乡村“复兴少年宫”作为“暑期乐园”向留守儿童开放。
7月1日,胜笪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暑期班开课,这让原本寂静的村庄变得热闹起来:村干部邀请志愿者带来兴趣培训班,村委会工作人员化身志愿者,爱心教师、大学生踊跃报名加入志愿队伍,孩子们每天兴高采烈来到乡村“复兴少年宫”上课。
志愿者钱胜浩是市实验小学的一名信息科技教师,也是该校机器人社团的负责人。得知胜笪村乡村“复兴少年宫”要开设暑期班,他和同为教师的妻子谢利一同报了名,成为暑期班教师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希望通过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程,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加学习人工智能的体验,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钱胜浩说道。
据胜笪村党总支书记张晴泽介绍,胜笪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暑期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共招生27名,招募大学生志愿者3名、教师志愿者20名,并由村里的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负责秩序维护、安全保护等工作。志愿者在辅导文化课程的同时,还会带领孩子们阅读、做手工、搭建模型等,努力让孩子们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胜笪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旧县村和黄山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也分别结合自身实际,精心准备了红色经典诵读、亲子绘画、小小主持人等众多好玩又有意义的暑期活动课程。
“乡村‘复兴少年宫’是我镇面向农村孩子提供道德培育、文化娱乐、劳动实践的重要载体。”南渡镇副镇长彭秋艳表示,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探索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努力打造既可复制推广、又具本土特色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南渡模式,有效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
“小树之家”暑期公益课堂
(张浩) 7月12日,由市民政局主办的“小树之家”暑期公益课堂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正式开课,来自溧城街道、昆仑街道、古县街道的20多名儿童参加了本次公益课堂。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公益课堂分5-7岁和8-14岁不同课程内容。本次活动聘请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学龄前儿童开展以“心理角色转换”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主题绘画、角色扮演和游戏体验等活动,帮助学龄前儿童做好幼小衔接适应角色转换。
活动当天,专业老师还为8-14岁孩子们上了一堂以“构建自我认知”为主题的辅导课,通过“相似圈”游戏、小组合作、分享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会与人交往,引导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法治课堂
(贡雨家) 7月13日,20名永平小学的学生在古县街道综合指挥中心网格员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市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检察院,体验了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了解了检察院的各项职能,并观看了法治微电影。活动中,检察官还与孩子们亲切交流,指导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爱心暑托班
(吴叶飞) 7月11日,由团市委、市法院团总支、市馨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溧城街道奥体花园社区共同举办的“科技筑梦 法治护航”公益课堂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上,“红铃铛课堂”揭牌,标志着“红铃铛”青护成长品牌正式入驻奥体花园社区。馨爱公益社工、党员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前往溧阳高新区科技馆参观。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爱心暑托班将持续20余天,以兴趣体验为主,包括安全自护课、心理团辅课、法治护航课等内容。截至目前,已有150余人次报名暑托班。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