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门口的荷花池边上,曾经有一座三门六柱的门楼,门楼上铺有琉璃瓦,上面有粟裕大将题词的馆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这座门楼一直是水西村人内心最深处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年轻的水西村民看到英姿飒爽的新四军战士都非常羡慕,经常跟着他们跑进跑出,帮助新四军站岗放哨。在他们眼里,陈毅、粟裕就是村民们的大救星!当年的水西村一直被国民党顽军和日伪军觊觎,隔三岔五就下山扫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碰到难事找新四军保准能解决。新四军经常帮助老百姓干农活、修房屋;老百姓也把新四军当成自己家里人,省吃俭用也要支援他们。
每一个在水西长大的孩子都会听到老一辈讲新四军的故事。小时候懵懂的他们也许并不知道纪念馆的意义,只把纪念馆当成游乐场。春天,一起抓蝴蝶、放风筝,看着风筝晃晃悠悠的爬上门楼,越飞越高;夏天的门楼下满是欢声笑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地上铺满了打下的稻子,小伙伴们欢快地在门楼下穿来穿去,总是能引来大人们的笑骂;冬天在门楼下堆雪人……门楼带来的欢乐是水西村民一辈子的美好。慢慢地这些故事就这样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从水西村成长起来的村民,她们中的有些人长大后,以讲解员的身份回到了纪念馆,双重身份让她们更加明白老百姓对新四军的深厚感情,也更明白纪念馆承载的历史对于老百姓的意义。如今已成为讲解员的水西村民让小时候的故事破茧成蝶,飞到了许多游客的耳朵里。
虽然门楼早已拆除,纪念馆也从一个司令部旧址变成了拥有3个参观区域14个景点的综合性革命纪念馆,但记忆中的那座门楼和新四军与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在每一个水西村民心中根深蒂固,永远不会忘记。
扫码看《水西百忆》
讲述人:中共党员 溧阳市社渚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 杨安琪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