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受委屈

□ 王 淼

2021-07-13   阅读数:1823   本文字数:914  

最近,常听朋友抱怨他们家隔壁新搬来的邻居,这位邻居家有两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母亲是全职妈妈,平常会带孩子到楼下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不过,这位母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游戏,每次带孩子下楼都是坐在远处玩手机,或和其他家长聊天。当孩子动手打其他小朋友或强行抢走别人玩具时,母亲也不会制止,只在一旁无奈地笑着说:“唉!真调皮!”

朋友从小就很用心教导自己的孩子,当他有不当的行为时,都会立刻教导及制止。最近他的孩子经常情绪失控或因小事而大声哭闹,原因在于:他无法理解和接受母亲对他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新搬来的邻居小孩无故打他时,母亲并没有要求对方道歉或处罚他们,而是要他忍耐或不要跟他们计较;有时他们强行骑走他的脚踏车,母亲也没有请他们立刻归还,而是请他先玩其他的游乐器材。这让朋友的孩子大为气恼,因为平时如果他对别人做这些事情,一定会立刻被制止及处罚。

朋友也知道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对孩子很不公平,但新搬来的这位邻居对孩子十分放任,即使看到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家小孩,也不会上前阻止或管教。而大家都是邻居,经常要见面,如果因为孩子的问题而伤了和气,不仅以后见面会很尴尬,也会被不明事理的邻居说三道四。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朋友只好选择委屈自己的孩子,不过,看到孩子每次因为受了委屈而频频掉泪,或因心有不平而产生更多负面的行为时,朋友开始思考:自己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呢?

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虽然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尊重个别的教育方式,但如果别人家小孩的行为已经侵犯到自己的孩子,而对方父母却不闻不问时,被侵犯的孩子家长适时提醒对方家长及孩子,是保护自己孩子的权利,也能间接帮助纠正对方孩子错误的行为。

如果因怕伤了和气或抱着尊重对方教育方式的心态,而让自己的孩子一再受欺负、受委屈,长久下来,可能会让孩子因为过度压抑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转而学习对方暴力的行为。这些都是父母所不乐见的。当孩子年龄渐长,慢慢可以思考到更长远的事情时,也可能从这些不愉快的生活经验中去学会总结,当别人侵犯到我们的权利时,不能一味地忍耐和退让,而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去捍卫自己应有的权利!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不可不慎!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