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逸洲:摄影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2021-07-12   阅读数:1568   本文字数:1980  

8KRAW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组织,有着600余名签约摄影师,加入这个组织是很多摄影师的梦想。

溧阳有一位涉足摄影界不到3年的18岁学生,凭借天赋和不懈努力成功加入了该团队,成为其中最年轻的签约摄影师。他就是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葛逸洲。

宋林珍

 

 

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对于葛逸洲来说,初涉摄影界就崭露头角,除了1%的天赋,其余的99%都是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从2019年开始,他接触摄影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葛逸洲刻苦钻研摄影技术。每到节假日,他都会背起相机、三脚架,起早摸黑去捕获一个个美丽瞬间。他说,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热爱。他对摄影的热爱令人感动,一年365天,他几乎没有停歇过。因为他没有驾照,平时出去拍摄只能徒步,或者骑电瓶车,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着,有时为了拍摄一个特定的画面蹲在草丛中、山石上,一守就是几个小时,身上被蚊虫叮咬都全然不知。摄影是孤独的,但也是快乐的。他说,因为摄影,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因为摄影,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摄影艺术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获得了许多灵感,受益匪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初涉摄影界的他,参与“壮丽70周年,礼赞新中国”湖南人防摄影大赛,一炮走红,作品荣获一等奖。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启动,全国各地几百所院校的数百个作品参选。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最后他的视频作品《战疫溧阳》脱颖而出,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2020年是他的丰收年,《战疫溧阳》《共享小康幸福溧阳》《悦动溧阳》《我的2020》等多个代表作,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赞赏。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多次参与了家乡及周边城市的官方宣传片拍摄,且备受好评。他的作品多次被各大传媒平台选用与主页推荐。他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中国网、扬子晚报、搜狐网等平台的拍摄活动。葛逸洲在溧阳摄影界声名鹊起。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葛逸洲谦逊地说:“摄影技术永无止境,我要不断地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勇攀高峰。”

 

 

闯入航拍领域 从好奇到痴迷

 

一个偶然的机会,葛逸洲在手机视频上看到中国大疆无人机测评,觉得无人机很神奇。再后来,他看到一位摄影师航拍的南京灯光秀,感受到了航拍的魅力。葛逸洲说:“航拍可以在常人无法看到的角度,领略前所未有的壮美景象。”从此,他一头扑进了航拍世界。他了解到,随着机器变得更为小巧、更易使用,无人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工业检测、航拍、边境巡逻、紧急运送、农作物调查,或仅仅作为娱乐均用到无人机。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天空飞翔时,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也随之而生,例如碰撞、网络袭击等。无人机在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新的风险以及无人机技术被不当使用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也应当得到重视。当无人机出现系统崩溃,或者飞出信号范围外,就会失控。所以现在许多大城市无人机飞行前,飞手必须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飞行技能。于是,葛逸洲果断报名考证,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目前他成为了溧阳唯一持有双证的合格无人机驾驶员。

有了驾驶证,他便开始在航拍世界自由飞翔。飞行过程中,遇到遥控器信号中断、无人机超视距飞行失联、GPS定位错误或者恶劣天气姿态飞行时,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驾驶技术去操控无人机,使得无人机可以顺利飞行,平安归来,出色完成飞行任务。

航拍开阔了他的拍摄视野。在拍摄过程中,葛逸洲大胆创新,恣意想象。现在,航拍摄影、延时摄影已经成为他的绝活。他还擅长拍摄城市建筑,凝重而波澜壮阔,视觉效果好,有冲击力,节奏感强,充满现代元素。

 

 

受父辈影响 从小播下慈善的种子

 

葛逸洲说,爱摄影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希望把家乡美丽的山水、文明的人事,通过自己的镜头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溧阳,赞美溧阳,热爱溧阳,为溧阳的发展增光添彩。

除了爱好摄影,他还热衷于公益慈善。今年2月,他把自己的1000元稿费捐给慈善总会,用于助学。

“慈善、仁爱”是他从父辈那儿继承的传统。葛逸洲的父亲葛联敏是溧阳茶界精英,现任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营中,葛联敏始终坚持品质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生意越做越大,茶叶畅销全国各地。2020年,葛联敏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制茶大师”。事业成功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回报社会,多做善事。其实,早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开始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每年都会向村上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捐钱捐物,鼓励他们要振作精神,坚强生活。不仅如此,他还在汶川地震、2020年抗疫时期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去年,葛联敏被市慈善总会聘请为“慈善志愿者”,公司也被市慈善总会确立为首家爱心慈善捐赠点。父亲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葛逸洲,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他从小就种下了慈善的种子。父亲“做事先做人”的谆谆教诲时刻影响着他,他也立志要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等自己有能力时也走慈善公益的道路。

取尽无限风光,飞出壮丽画卷。葛逸洲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将无愧于自己,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