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云:感恩孝信的践行者

2021-06-18   阅读数:1930   本文字数:986  

方桂云用轮椅推着婆婆在村里散步

 

(贡雨家) “最幸福的事情,不是活得像别人,而是在努力之后,活得更开心,活得更像自己。”家住我市上兴镇吐祥村的蒙古族人方桂云就是这样一位乐观坚强的女子。她艰难创业,偿还债务,照顾婆婆,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一个家。

方桂云出生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一个牧民家庭,在她13岁和14岁时,母亲和父亲相继病故。方桂云初中还未读完就跨上马背成了真正的牧民。

在33岁那年,方桂云认识了溧阳人徐荣生,并在次年千里迢迢随他来到溧阳结婚成家。虽然丈夫家庭贫困,但方桂云说:“两个人一起打拼,回家能有个说话的人,拥有这样平平淡淡的幸福就够了。”

儿子出生、翻新房子……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但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的一天,徐荣生遇车祸去世,肇事车主只有能力解决一部分丧葬费用。加上翻修房屋欠下的钱,当时家中的负债已达12万元。很多亲戚觉得方桂云可怜,建议她一走了之。但是看着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方桂云于心不忍,毅然决定扛下所有债,“钱,我一定要还!”

方桂云开始创业,和村委商议,希望能承包家门前的一片荒地办养殖。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镇、村干部的支持。市、镇统战部门也经常上门帮她解决困难。

2007年底,在村干部、热心亲友的帮助下,方桂云在耕种20亩粮田的基础上,又利用村委无偿提供的30亩山地发展养殖业,对创业,她充满了信心和动力。方桂云主动向附近的养殖能手学习请教。整整一年,她都睡在山野间的简易房内,守着养殖区。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方桂云硬是咬着牙,沿着弯曲的山路,将要出售的家禽一担担挑下山……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养殖场给方桂云带来了两万多元的收益。

随着她的事业逐渐好转,不少人建议方桂云趁着年轻改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方桂云心中却有自己的坚守。“在我创业的那段时间里,是婆婆照顾儿子,撑起了家,也是婆婆无条件地支持才能让我放心拼搏,还清了债务。我不慎摔伤,也是婆婆精心照顾我。人不能忘恩负义。”方桂云说,婆婆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是很好,自己不能不管她。

如今,方桂云不仅还清了丈夫生前欠下的全部债务,还有了一定的积蓄。儿子也在方桂云的拉扯下学业有成,在外闯出一片天地。

“今年,她婆婆因病瘫痪了,方桂云每天都会把婆婆抱上轮椅,推她出门透透气;婆婆吃饭不方便,方桂云就一勺一勺喂给她吃……照顾得无微不至。”村里人都很佩服方桂云。婆媳二人相依相伴,在小村庄里守护着亲情的宁静,品味着平淡的幸福。

本期推荐

NEWS RECOMMENDED

《溧阳日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8019192号-2